7月3日晚间兴欣新材(001358)公告,根据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计划在广西钦州筹建新项目。
经与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沟通协商一致,公司拟与管委会签署《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项目投资合同》,将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兴欣年产15.3万吨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
据披露,项目用地面积约170亩,主要建设氨水装置、氨化装置、脱水装置、盐解析装置、精馏装置等主体装置及DCS控制室、灌装车间、配电工程、消防循环水等配套设施。一期项目用地面积约170亩,主要建设年产4万吨乙烯胺1条生产线及配套公用工程。
项目主要生产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哌嗪、四乙烯五胺等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4万吨乙烯胺系列产品。
一期项目建设周期为依法取得项目用地不动产登记证后4个月内完成项目基建设计及报建报批,取得施工许可证后1个月内项目开工建设,在项目开工建设后18个月内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在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后3个月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竣工投产。
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投资额约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7.2亿元,流动资金约8000万元。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与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构成中马“两国双园”,在全球首创中外两国政府互设产业园区合作模式。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主体管理机构,统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综合保税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等国家级园区的建设发展,管辖面积达260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建设“一港两区”,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林木粮油加工等产业。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兴欣新材称,本次对外投资,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原材料供应优势,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延伸拓展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完善产业布局,增加产品丰富性、多样性。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过该公司也表示,本合同尚未正式签署,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本次项目投资存在政策变化、行业环境、经营管理等风险,由于项目建设实施需要一定的周期,公司拟利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进行投资。
目前,公司资金状况良好,且无大额负债,不会对本年度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也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视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情况而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