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广州7月3日电(记者孟盈如) 记者从广东证监局获悉,随着并购新规陆续出台,广东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迸发,不断加速。“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27单,涉及金额780亿元,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畅通资本循环 重磅案例接续落地
广东证监局数据显示,目前广东辖区内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超20单,持续位居全国首位;首单百亿级“A收H”、首单跨界脱困转型等典型案例不断涌现,资本循环明显提速。
赋能科技创新。紧盯前沿,打造科技龙头。TCL科技在半年内成功实施两起百亿级并购,收购LG广州增强了IPS产能和技术积累,整合TCL华星股权进一步突出主业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助力转型发展。松发股份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置入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从传统陶瓷业务转型高端船舶制造业务。松发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松发股份重大资产重组的落地,既是“并购六条”政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果体现,也彰显了注册制改革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效能的制度优势。“通过注入恒力重工这一优质资产,上市公司经营情况较重组前已有明显改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经营能力显著增强。”
驱动产业集聚。瀚蓝环境联合产业基金投资人成功私有化H股上市公司粤丰环保,以国有资本联动银行贷款完成百亿级重组项目。瀚蓝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收购粤丰环保后,瀚蓝环境生活垃圾焚烧业务从总规模45,050吨/日(含参股项目)提升至总规模97,590吨/日,增长约117%,规模晋升至国内前三、A股第一。公司总资产、营收、市场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均将得到大幅提高。
强化政策服务 多方联动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地方建章立制。为推动并购重组、激活广东资本市场,广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 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市完善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支持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传统产业企业并购重组;此外,广东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建强产业基金体系,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S基金等有效投资体系。
优化监管服务机制。广东证监局建立发展专班工作机制,通过走访座谈、专题培训、印发专刊等方式,形成工作服务台账,动态更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展、困难与诉求,“一司一策”制定推动方案。同时,组织举办新“国九条”“并购六条”“重组新规”系列专题培训会,累计培训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超1500人次。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广东证监局联合广东省委金融办指导成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各证券交易所、省内有关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国有投资平台、产业集团、创投机构、股权交易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踊跃加盟;同步指导广东上市公司协会建立并购重组“标的库”,助力上市公司提升并购效率,目前并购重组“标的库”在库企业已超千家。
大湾区优势凸显 强化内外联动布局
外向经济发达。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辖区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进行海外布局的意愿和能力,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出于企业发展、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需要,上市公司“走出去”并购海外资产、进行全球化布局的谋划和行动更加积极,积聚着“出海并购”潜在势能。
市场底蕴深厚。一大批优质上市公司多年深耕所在行业,产业认知度深、投后赋能强,能够利用并购重组工具高效整合和拓展产业链。同时,“制造业当家”的广东,先进制造业发达,制造业企业数量多、体量大、活力强,能够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丰富的优质并购标的。
社会资本雄厚。广东省政府引导基金存量规模居全国首位,股权创投行业发展始终稳居全国前列,投资机构专业性强,能够为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提供有力支持。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广东省设立S基金联盟并发行3只总规模40亿元的S基金,成立国内首个集成电路产融联盟。广东股交获批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拓宽风投创投资本退出渠道。
据悉,下一步,广东证监局将积极贯彻落实证监会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工作部署,持续强化与省市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布局,用好政策红利、严守合规底线、规范开展并购重组,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速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