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家
大公司动态
西门子、新思科技恢复对华EDA软件出口,供应链压力缓解
美国商务部正式撤销对中国芯片设计关键工具EDA软件的出口限制,西门子与新思科技已启动对中国客户的全面服务恢复工作。国内多家半导体设计企业证实,已收到供应商的解禁通知,此前因软件授权受限导致的研发进度滞后问题将逐步缓解。EDA软件是芯片设计的“灵魂工具”,此次限制解除有助于稳定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为中高端芯片研发提供更顺畅的技术支撑。(证券之星)
OpenAI与甲骨文深化算力合作,涉300亿美元年收入预期
OpenAI与甲骨文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将租用后者全球数据中心的超算资源支持“星际之门”大模型项目,协议包含4.5GW电力供应保障,覆盖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的算力节点。市场分析指出,该合作预计将为甲骨文带来年均超300亿美元的收入增量,推动其从传统软件厂商向AI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受此消息提振,甲骨文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单日增长超200亿美元。(华尔街见闻)
百度搜索迎十年最大改版,同步发布视频生成模型
百度搜索推出十年来最重大功能升级,新增千字长文本输入解析、图文音多模态交互能力,并升级AI助手的逻辑推理与多轮对话功能。同时,百度发布自研视频生成模型MuseSteamer,支持文本生成4K高清短视频,可应用于搜索结果动态展示、内容创作等场景。此次改版旨在通过AI技术重构搜索体验,巩固其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技术优势。(华尔街见闻)
特斯拉Q2交付超预期,人形机器人暂停生产转向汽车优化
特斯拉公布Q2交付量38.4万辆,虽同比下降13%,但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35万辆;中国市场6月交付量同比增长,为九个月来首次回升。此外,特斯拉宣布暂停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将研发重心转向汽车设计优化,包括4680电池量产工艺改进与自动驾驶算法迭代。分析认为,此举是为应对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优先保障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Hehson财经)
中国石化投用全国首个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发电效率提升显著
中国石化在青岛投用的全国首个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5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1670万千瓦时。该项目创新采用抗腐蚀漂浮支架与海水循环散热技术,较传统陆地光伏效率提升5%-8%,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万吨。项目的成功投用为沿海地区利用闲置海域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证券之星)
国家药监局征求医疗器械出口新规意见,规范行业发展
国家药监局就《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拟进一步明确证明的申请条件、核发流程及监督管理要求。新规旨在加强医疗器械出口追溯管理,保障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简化合规企业的申报手续。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更加规范化,助力国产器械拓展国际市场。(第一财经)
IPO进行时
拨康视云登陆港交所,眼科生物科技领域添新力量
7月3日,拨康视云制药有限公司(02592.HK)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开盘价为9.50港元,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6.20港元,跌幅达38.61% 。作为一家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拨康视云专注于开发各类眼科疗法。此次发售股份数目为60,582,000股,每股定价10.1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6.12亿港元,扣除费用后净额约5.22亿港元。其核心产品CBT-001用于治疗翼状胬肉,CBT-009针对青少年近视。基石投资者富策控股及The Reynold Lemkins Group (Asia) Limited分别获配部分发售股份,助力公司发展。(潇湘晨报)
首钢朗泽延迟全球发售,因民事起诉及补充披露数据
原计划于7月9日在港交所挂牌的首钢朗泽(02553.HK),7月3日公告将延迟全球发售及上市,并退还申请股款。公司在6月27日登记招股章程后,收到一份民事起诉状,其一家主要经营子公司的股东在平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息人士透露,公司叫停招股主要是需向联交所补交披露数据,后续将尽快完成补充。此前,首钢朗泽计划全球发售2015.98亿股H股,每股发售价在14.50港元至18.88港元之间,最多募资约3.81亿港元。(Hehson财经)
立讯精密筹划赴港上市,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7月2日晚间,果链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事项。公司表示,此举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与规范化水平。立讯精密近年来积极推进全球化,在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拓展业务。如在汽车电子领域,收购德国莱尼公司加速布局。有知情人士透露,立讯精密计划通过此次股份出售募资逾10亿美元,交易或于今年进行,将由中金、中信、高盛联席保荐。(Hehson财经)
Figma冲刺2025最大科技IPO,业绩增长强劲
近日,设计协作平台Figma向SEC披露信息,全力冲刺2025年最大科技IPO,拟融资15亿美元。若成功,规模将超越CoreWeave。2024年,Figma营收达7.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5年Q1收入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平台支撑着Google Maps、Uber等众多知名应用,月活跃用户超1300万,70%的收入来自大客户。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Figma计划将募得资金用于强化产品开发(尤其是AI)、偿还债务、营运资本及潜在收购。(Hehson财经)
科技最前沿
亚马逊部署100万台机器人,AI模型提升物流效率
亚马逊宣布全球运营仓库的机器人部署量已达100万台,覆盖北美、欧洲及亚洲的主要物流节点。同时,其推出自研AI模型DeepFleet,通过实时分析订单波动、设备状态等数据,优化机器人调度路径,使车队运行效率提升10%,订单处理时效缩短至平均1.2小时。大规模机器人与AI技术的结合,推动亚马逊物流成本较五年前下降约25%。(IT之家)
平安好医生入选首批“开源大模型+”医疗AI场景化落地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01833)股价虽未呈现大幅波动,但其在医疗AI领域的重大突破。在7月3日举办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上,平安好医生的两项医疗AI产品——“平安芯医”与“安主任”荣获荣誉授牌,成功入选信通院首批“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港股研究社)
国产旗舰机型设计曝光业:三家采用小屏幕设计
7 月 3 日消息,有业内人士曝光了下一代国产旗舰机型的部分信息。据悉,将有三家厂商的新款旗舰采用 LIPO 四等边小直屏、3D 超声波指纹等设计。有消息称,这三家可能包括小米和 vivo,相关机型或为小米 16 标准版和 vivo X300 Pro mini 等。此外,OPPO 及一加也计划入局小屏旗舰市场,新一代小屏旗舰或于 2026 年推出。(手机中国)
消费最前沿
北京数字“潮”市亮相,推动数字消费融合
在 202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字经济体验周期间,由多方共同打造的数字“潮”市—AI 火花市集亮相。这里汇聚了全球最新的 AI 消费产品与服务,涵盖生活、娱乐等多个场景,通过沉浸式互动,让消费者实现即逛即买即体验。同时,北京坊数字综合体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 + 消费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也在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消费领域。此外,7 月 3 日至 5 日,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交流体验区,还将有 39 家企业、50 余项前沿产品技术成果集中发布,聚焦消费领域应用。(北青网)
“家乡味道体验中心”全国首店在深圳开业
7 月 2 日,“家乡味道体验中心”全国首店在深圳罗湖东门核心商圈揭幕。该中心为各地优质农特产品提供了展示和销售渠道,将探索构建集体验、文旅、公益于一体的消费新业态。同期,2025 深圳消费帮扶产品营销文创设计大赛启动,以“设计赋能乡村·消费点亮生活”为主题,联动深圳设计周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提升帮扶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产业盟约集中签署等活动,汕尾特色荔枝深圳推介会也同步举行,达成多项购销协议。(北青网)
投融资动态
轩航国际完成2000万A轮融资,拓展国际物流版图
近日,轩航国际航空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成功完成2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该公司隶属于中国香港轩航航空集团,是经外贸部和民航总局批准的一级空运代理公司。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其全球服务网络布局,加大在航线拓展、仓储设施升级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此次融资,轩航国际有望提升国际物流解决方案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跨境物流服务,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航空物流市场中抢占更多份额。(Hehson财经)
申科谱获超亿元“B+轮”融资,加速产业发展
珠海市申科谱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此轮投资方阵容强大,涵盖锦富资本、珠海科创投、珠海高新金投、空港创投、云启资本、昊君资本等。申科谱于2020年成立,坐落于珠海市,专注于仪器仪表制造领域。公司自创立以来,凭借在相关技术上的钻研与创新,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此次大额融资将为其注入充足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升级、扩大生产规模等,助力申科谱在仪器仪表制造赛道加速奔跑,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与行业影响力。(ITBEAR)
赛那德完成超亿元B轮系列融资,提升装卸货机器人实力
近日,装卸货机器人提供商赛那德数字技术(嘉兴)有限公司成功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初辉资本与豫资涨泉基金,至此,赛那德已累计完成超亿元B轮系列融资。赛那德成立于2019年11月,率先攻克工业场景里“感知 - 决策 - 执行”闭环系统产业化难题,拥有超百项自主知识产权。其构建的物流行业首个多模态VLM大模型,以“工业大脑 + 机器人小脑”双核架构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旗下iLoabot系列机器人经近万小时实景训练,能自主装卸箱/袋货物、动态避障及协同作业,相比传统方案效率提升300%。产品已在中国外运、顺丰等企业批量部署,并远销海外。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腾讯网)
尚积半导体获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助力产业升级
无锡尚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人民币。参与此次投资的机构众多,有华强创投、广州产投集团、国信资本、君联资本等。尚积半导体于2021年成立,地处无锡市,专注于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公司自成立起,便聚焦半导体相关专用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在技术攻坚、产品打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此次大规模融资将为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在半导体专用设备市场竞争中抢占更有利位置。(投资日报)
纳氟科技获数千万人民币“Pre - A+轮”融资,推进技术发展
7月2日消息,天眼查信息表明,深圳市纳氟科技有限公司获得“Pre - A+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为复星创富、富华资本。纳氟科技2022年成立于深圳市,在专用设备制造领域持续耕耘。公司致力于相关专用设备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在行业内展现出独特优势。此次融资将助力纳氟科技加速技术研发进程,扩充团队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市场,在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中稳步前行。(Hehson财经)
LP募资情报
深圳罗湖落地40亿“耐心资本”基金,助力科创产业腾飞
近日,深圳罗湖在金融助力产业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深投控联合农银资本、工银资本,于6月27日、30日相继设立“深圳深投控千帆企航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深圳深投控工融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两只基金各20亿元,总规模达40亿元,由深投控资本管理。作为深圳规模最大且国资主导的AIC基金,其将紧密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加速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潇湘晨报)
新微资本募资超14亿,聚焦半导体领域发展
上海“新微慧芯基金”首关成功募集超14亿元,该基金目标规模为20亿。其LP阵容强大,涵盖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母基金、沪硅产业等。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半导体芯片及设备领域,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攻克关键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新微资本在安徽、重庆的基金募资也成绩斐然,超8亿元资金顺利募集。两年内,新微资本累计新募资金超20亿,持续为半导体产业发展输送“血液” 。(Hehson财经)
LP出资回暖,国资政策型LP成“主力军”
2025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迎来积极信号,机构LP认缴出资表现亮眼,总额达到8720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国资政策型LP发挥了关键作用,认缴出资额高达5957亿元,占比68%。这一现象表明,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国资积极布局股权投资领域,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重点方向输送长期稳定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券之星)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