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新民帮侬忙”发布报道《“上千张假标签,几元钱就能买到!”3C充电宝,乱象丛生下“傻傻分不清”→》,聚焦民航新规落地后充电宝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引发社会各方广泛关注。
而近期,二手市场大量无标识充电宝的涌现,更是让不少市民心生疑惑:机场拦截下来的充电宝去向何方?无标充电宝又该如何妥善回收?带着这些问题,新民晚报记者再次深入调查。
二手平台低价售卖
根据民航局新规,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3C标识不清楚、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实施之后,大量无“3C认证”的充电宝被机场拦截。与此同时,二手交易平台上突然出现大批二手充电宝,部分商品甚至直接标注“机场拦截”,以极具诱惑力的低价售卖。这许多充电宝真的来自机场吗?
记者在知名二手交易平台搜索“二手充电宝”,页面随即弹出大量售卖信息。其价格之低让人咋舌:单个售卖的仅需几元,按斤称重的十几元一斤,还有以盲盒形式销售的,十几到几十元就能买到两三个。多数卖家在商品描述中承诺“包能用”,但款式随机,并明确标示“不能保证带上飞机” 。
在该平台上,记者随机私信了几位显示所在地为上海的卖家,询问所售二手充电宝是否有3C标识,几名卖家均回复“没有”,其中一名卖家更是直言:“肯定没有啊,有的话不可能是这个价钱。”
当记者询问这么多充电宝从哪里来时,几名卖家都是含糊其辞,有的称是“渠道货”,有的说是“翻新机”,还有的以“不谈题外话”结束对话。
机场确保流向可控
二手市场的充电宝与机场是否存在关联?被拦截的充电宝最终将如何处置?
7月2日,记者在虹桥机场看到,与新规实施初期相比,当日被拦截的充电宝数量明显减少。值得注意的是,现场充电宝收寄服务已恢复正常。旅客在安检前若发现携带的充电宝无3C标识,可通过现场快递公司寄回,不再只有“自弃”这一选择。
虹桥机场“自弃”的充电宝数量已经明显减少针对被拦截充电宝的处理问题,中国民航局于7月2日回应称,机场将设立旅客充电宝自弃、暂存区域,并提供寄递服务。安检时被拦截的充电宝,将根据旅客意愿进行处理。机场与航空公司将制定详细流程,为旅客自弃、暂存提供便利指引。对于超过暂存期限和旅客自弃的充电宝,机场将统一销毁或与专业电池回收企业合作,进行报废处理与资源回收。同时,在充电宝暂存、转移、回收等各环节,均会做好记录,确保流向可追溯,杜绝私自处理导致的回流问题。
上海机场方面也表示,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加强对不合规充电宝的检查。目前,针对旅客自弃的充电宝,两机场将统一交给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针对不属于召回批次,品牌、容量、型号等信息清晰,且没有鼓包等外观完好的充电宝,两机场提供7天暂存服务。
不会流入二手市场
尽管机场表明会将拦截的充电宝交由专业企业统一处理,但这些充电宝是否会流入二手市场仍备受关注。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目前上海具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共有7家。记者逐一拨打电话联系,询问是否接收有从机场拦截下来的充电宝。其中,一家名为“鑫广再生资源(上海)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费先生反馈,他们与机场方面有长期合作关系,负责相关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不过通常是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机场再通知公司一次性回收。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新规实施之后被拦下的大批量充电宝。
对于回收后的充电宝,公司会如何处理?费先生称,此前,公司从机场回收的电子产品废弃物中,也会有充电宝,数量比较少,一般的处理流程是拆解后分类利用。依托先进检测设备,可对不同品牌、型号的充电宝快速精准分类。针对电池部分,运用放电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电池内化学物质原有特性,为后续梯次利用或材料回收做准备;电路板则通过粉碎、熔炼等工艺提取贵金属。费先生明确回应,专业企业处理电子废弃物有严格流程,绝不会让处理的充电宝流入二手市场。
充电宝回收后会进行电池拆解
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
付费回收补上空白
随着新规实施落地,充电宝需要3C认证,也给不少市民带来新困扰:家中闲置的无3C标识充电宝,究竟该如何处理?有市民感叹:“旧衣物、塑料瓶都有专业回收利用,充电宝却找不到相应的回收渠道。”
长期研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承龙指出,目前关于充电宝小型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尚存在着行业空白。
充电宝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的锂电池,像新能源汽车这种大型动力电池,在回收的环保、污染方面已有相关规范,但对于小型的电池,还没有一个行业的准入条件。
张承龙建议,可以在新政实施之际,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撑,补上这块行业空白。
让人欣慰的是,多家具备资质的企业积极响应市民需求。鑫广再生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先生坦言,此前公司更多进行一些诸如旧家电等大体量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因为充电宝的体量实在太小,针对目前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愿意开出充电宝回收渠道。
另一家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提及,让市民承担这份损失也不公平,公司愿意出一些费用来回收充电宝,目前公司也在积极与一些社区联系合作,方便能将市民手中的无3C标识充电宝顺利回收,一方面能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资源再利用。
策划 | 钱俊毅(新民晚报·帮侬忙工作室)
文字 | 李晓明
摄影 | 李晓明 受访者 网络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