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韶关发布
7月2日至4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2025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韶关举办。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韶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文泓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崔磊作主旨报告。
研讨会现场。本届研讨会围绕“文化生活,触手可及”的总主题,设立“直达基层:优质文化资源高效供给”和“改革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两个分主题,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中国文化报首席记者王彬等1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并与公共文化工作者进行了开放式研讨。同时,研讨会还发布了2025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4个。其中,韶关市“金句闪光”文艺下乡志愿服务项目入选。
研讨会现场。近年来,韶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6月,全市建成风度书房100间(市区39间、县镇村61间),实现县域及中心镇全覆盖,累计接待读者1136万人次,借阅量较建设前增长10倍 ;依托“百千万工程”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提前完成省下达的提质增效任务。
2025年1-6月,开展“百千万笑脸”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村晚”“广东村歌”、送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活动超1100场次,2025年始兴县白石坪村“村晚”吸引线上围观达241万人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南雄市珠玑镇将于今年11月承办全国秋季“村晚”主场活动,这也是广东省首次承办国家“村晚”主场活动。这些实践成果助力韶关连续五年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位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生动诠释了“文化生活,触手可及”的研讨会主题。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阅丹公路文化廊道,考察了丹霞山瑶塘新村的格物图书馆、马坝人遗址风度书房分馆以及百年东街粤文坊等新型文化空间,亲身体验韶关“文化毛细血管通达末梢”的创新实践。
下一步,韶关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文化产品供给,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全省文化事业繁荣贡献韶关力量。
文字:韶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惠娟 通讯员 丘昀
图片:韶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伟、张伟杰
编辑:杨嘉慧
责编:彭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