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5月裁员6000人后,微软再度宣布裁减约9000个岗位,涉及销售、游戏及管理层等多个部门。
微软本轮裁员约占员工总数的4%,主要影响销售、市场、游戏与客户支持部门等,涉及全球多个地区。
游戏业务方面,Xbox部门受到较大影响,取消了《完美黑暗(Perfect Dark)》游戏的重启计划,关闭了其背后的工作室之一The Initiative。热门游戏《使命召唤》系列和《光环》系列背后的几大工作室也受到影响。
微软官方表示,此轮裁员并非基于员工绩效,而是必要的组织变革,以便公司和团队在动态市场中取得成功。
微软近年来持续加大对AI的投入,2025财年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800亿美元,主要用于AI数据中心、定制芯片与大型语言模型的训练平台。
公司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目前微软已有20%至30%的代码由AI生成,重复性开发任务的需求正在下降。AI正逐步替代部分岗位职能,特别是在软件工程、客服和项目管理等领域。
同时公司强调,裁员不等于经营困难。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表示,裁员是“在增长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的战略选择,而非因为营收下滑。公司将继续在AI和云服务上保持高强度投资,同时通过组织优化来控制成本。
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微软财务状况稳健,公司营收达700亿美元,净利润达260亿美元。其中,云计算和AI相关业务增长势头强劲。该公司预计,随着其Azure云业务和企业软件订阅的扩展,收入将同比增长14%。
裁员事件并非个例。Meta、Google、Amazon等科技巨头同样在今年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和组织重组,旨在提高效率和扁平化管理。
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 Platforms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裁员约5%的“表现最差”员工,即3600名员工。
Alphabet旗下的谷歌在过去一年中裁减了数百名员工;亚马逊则在其业务部门进行裁员,最近一次是其图书部门,该公司早些时候已经解雇了设备和服务部门的员工以及通信人员。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在宣布裁员之前,微软已开始要求一些经理根据员工内部使用AI的程度来评估员工。
此次裁员,既是微软回应AI投入带来的成本挑战,也是其转向“轻资产、高效率”模式的关键步骤。通过裁撤冗余结构、加速决策效率,公司希望为即将到来的AI爆发期提前做好组织准备。
尽管裁员带来短期震荡,但从当前的财务表现来看,微软有能力在AI投资与成本优化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关键在于,这场组织重构能否真正释放创新潜力,并在AI时代继续稳居科技巨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