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7月3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抓捕涉电诈类嫌疑人8334人,1至5月全省已梳理返还群众被骗资金1.44亿余元,同比增长92%。
预警劝阻与资金拦截是阻断诈骗的关键防线。四川公安探索建立“技术+传统”预警工作机制,对正在遭受电诈、或有潜在被骗风险的人群开展劝阻工作。同时,加强了96110反诈劝阻专线和AI预警系统建设,大力开展资金预警保护性止付。
今年1至5月,全省累计下发预警数据560.6万条,涉及人数433.7万人,避免群众经济损失6984万余元。同时,下发紧急高危预警线索2.24万条,拦截被骗资金6241万余元。
在止付返还方面,省市县三级反诈中心协同作战,对电诈警情统一接警、快速止付,最大限度冻结涉案资金,并集中研判追踪资金流向。经严格甄别确认权属后,及时返还受骗群众。
反诈需凝聚全社会合力,强化源头治理方能治本。全省各级公安联动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部门,严把关键渠道关口。在金融领域,深化“资金链”治理,指导银行强化“事中拦截”,累计拦截涉诈资金3580万元,分级分类管控银行卡账户6亿个。在通信领域,制定电信企业反诈责任清单,联合省通管局及运营商组建省企两级反诈专班。针对涉诈洗钱向黄金交易转移的趋势,联合省黄金协会、珠宝玉石协会建立三级警金联络员机制,发布行业风险警示,提升从业人员反诈能力。截至6月17日,共成功拦截受害人197人,拦截被骗资金2700万余元,拦截黄金1876克。
此外,针对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受害群体日益多元的严峻形势,公安部门深入推进反诈社会化,构建了“线上精准覆盖+线下场景渗透+全民联防联控”的立体化宣防体系。5月以来,“电诈”发案明显下降,特别是利用境外电话引流诈骗下降86.85%。
警方提示:全民反诈在行动,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请广大人民群众警惕冒充客服、百万保障、机票改签、免费礼品、退款退费、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办案、办贷款、领补助、刷流水等常见的诈骗手法,牢记防诈关键词,提升防骗识骗能力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