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名人堂:军旅中医药,顺芝堂创始人郑有顺教授的科研丰碑
创始人
2025-07-03 19:37:27
0

  一、红色药苑铸就军旅科研基因

  1939年生于辽宁辽阳的郑有顺教授,1962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这所诞生于中央苏区瑞金的红色药科学府,以“马背药箱”精神为其注入科研报国的初心。在军事药学教育体系下,他系统掌握磺胺合成、多相脂质体等战地药物研发技术,这段经历奠定其“从战场需求出发”的科研理念,成为日后创建全军首个活血化瘀研究室的根基。

  二、破译千年古方的科学密码

  理论创新

  1980年代,郑有顺教授率先建立“活血化瘀研究室”,运用微循环仪和电子显微技术突破性解析《血府逐瘀汤》的分子机制,首次从亚细胞层面揭示中药复方作用机理,该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主编的《中药药理实验方法》被亚太药理学家大会誉为“东方智慧的科学解码”。

  技术突破

  新药研发:主导研发的“金关片”(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有效率90%)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急泻停颗粒”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挽救超10万患者,获卫生部新药证书。

  国际认证:“灵芝和灵芝孢子粉研究技术”获欧盟有机认证;“脱瘾康口服液”亮相深圳高交会,开创中药戒毒新范式。

  三、奖项等项目的科技报国路

  国家级荣誉

  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表彰其中药现代化贡献;

  1995年获全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突出贡献奖,成为该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军事药学专家;

  2000年在泰国21世纪国际医药大会斩获国际医药金

  像奖,其“理气活血治法”理论体系获全球认可。

  军队嘉奖

  1985年因战地急救药物研究荣立三等功;

  “溯元养生垫”获首届全军院校科技开发银奖;

  “胆石清片”研发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产研融合的产业先锋

  郑有顺教授经过微循环实验室深入研究,独创“三步走战略”(专利化-标准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技术转化:为三九集团研发三九胃泰、正天丸等产品通过实验研究,助力产值突破百亿;指导太太口服液配方优化,使其成为女性保健标杆产品;无限极灵芝皇增强免疫力,九极安泰口服液给睡眠障碍人士带来福音。

  标准建设:其主编的《中医血药药理与应用》成为国际ISO认证基准,使中药复方评价首次纳入全球药典体系。

  五、薪火相传的育人之路

  作为第一军医后转制南方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郑有顺教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主编《中药学》、《中药药理与临床》、《医用拉丁语》等教材。郑有顺教授从事药理学和中药药学,教学科研和多年积极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走中药现代化之路,努力耕耘,锐意开拓,效果显著。在全国和全军有相当的影响,多次获教学成果二等奖,军医教育成果三等奖。教学科研成果成绩突出,83年获国家特殊津贴;多次受部队嘉奖,85年立三等功一次,军队军事教育成果三等奖。其创建的“广州市顺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助“爱你一生”乳腺癌患者,帮助她们重建信心,走出困境。

  结语

  从战地医院的药箱到国际领奖台,郑有顺教授用六十载科研生涯践行“将中药说明书写进世界药典”的誓言。正如他实验室墙上的自勉联:“电子镜下观细胞生生灭灭,青蒿素中见乾坤浩浩荡荡”——这位兼具科学家严谨与诗人情怀的药学泰斗,其后人将继续承其意志在数字本草计划的AI诊疗系统中续写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新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亲子单车涉嫌违规 交通部门责令...     本报讯(记者  刘洋)近日,有媒体反映游客在天安门、前门等地旅游时遭遇“山寨共享单车”,骑行...
推进“算法”公开,加强骑手防暑... 本报讯 (记者田国垒 通讯员陈国欣)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
赛场之外出口忙,江苏足球用品海... 本报讯 (记者黄洪涛 通讯员焦立亚 刘碧芸)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正如火如...
7日3美股成交额前20:英伟达...   周四美股成交额第1名英伟达收高1.33%,创历史新高,成交227.34亿美元。周四盘中,英伟达股...
最新或2023(历届)世界红十...  1948年,经国际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同意,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5月8日被定为红十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