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倪正东:创投市场止跌向好
创始人
2025-07-03 17:37:54
0

(转自:投资界)

中国创投市场最新变化。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见证创投行业变迁,由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大会于7月3-4日在上海举办。本届大会汇聚资本掌舵者,共叙行业趋势,透视中国LP市场最新动态,探寻新周期下的创投之路。

会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清科创业CEO倪正东带来主题演讲,透过清科研究中心新鲜出炉的数据回顾2025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境况,分享关于中国创投最一线的观察。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又到年中相逢,感谢大家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转眼间,清科的年中峰会已经走过19届,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浮沉变迁。

记得当年我们第一届峰会也是在上海,那时论坛上几乎一半嘉宾是外资面孔,如今,我们这个行业外资身影远去——这算是行业变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清科集团成立25周年,不知不觉我们为中国创投行业服务了25年。想起巴菲特股东大会,最让我敬佩的是他95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地出席大会作分享,这是长期主义的榜样。我希望清科也一样,25年初心不改,服务好中国创投行业。

一路走来,清科致力于成为“中国创投行业的基础设施”,专注服务创投每一程。今年我们推出了创投行业AI大模型应用CapAI,沙丘投研院刚刚完成第十五期招生,而我们拥有香港全牌照的投行团队正作为保荐人和承销商助力十多家企业赴港上市,我们清科创业团队正努力为创投行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回到今天的发言主题,我将结合清科研究中心数据向大家汇报202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最新变化。

先看整体基金备案情况。截至上半年,中基协备案管理人近1.19万家,比2024年减少了275家;今年上半年注销基金管理人300家,新增只有47家,变化明显——注销的基金多了。这意味着市场正在加速出清。

春江水暖看募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992只,同比下降2.9%;新募集基金规模超3400亿,同比下降2.9%。对比来看,2023年新募集基金金额下降15.5%,2024年下降20.8%——而今年第一季度只下降了2.9%,这可以视为市场止跌回稳,下降的空间已经快到底了。

另一组数据很有意思——过去10年新募集基金币种变化。十年前,人民币基金占比80%,美元占20%,而二十年前正好相反,那时美元80%,人民币20%。

十年时间,天差地别。

回顾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基金中美元基金占比只有1.3%——几乎快要忽略不计。大家不难感受到,如今市场上别说美元LP,就连美元GP都很少出来讲话,这个变化让人五味杂陈。

今天的创投市场,与十年前相比,早已不在同一条河流。

“带头大哥”也变了——2021年中国VC/PE募资、投资、上市都创下纪录,彼时大家印象里的行业带头大哥是红杉中国、高瓴、腾讯等机构。如今,国资成为一级市场主力军。每一个火爆项目的融资现场,都少不了国资机构的身影;放眼望去,C轮、D轮、E轮几乎全是国资的钱。

国资轮盛行,“就差领投方了”——今年不少项目和创始人皆困于这样的情景。

再看看投资情况。根据各家披露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超过1300亿元(仅供参考),投资案例数上涨12.2%——这是近三年来第一次翻红。但投资金额依旧下降很多,说明大家早期出手较多。无论如何,投资个数增多还是一个积极信号。

创投历来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可以看到,大家出手最多的依旧集中在科技领域——半导体、IT、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占比超过70%。其中半导体、先进制造、清洁技术等投资有所上升,其他领域则下降较多。

不同地域再次呈现不同特色。

从投资个数和金额来看,江苏、上海、浙江是前三位,说明长三角很活跃。还有一些重要信息——湖北在投资金额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投资个数增长了50%;浙江投资个数增长12.6%,同时投资金额增长了84.7%。

整体而言,投资最活跃的依然是长三角。2025年,清科把上海的办公室搬到了外滩金融中心,面积扩大了三倍,我们将进一步落地深耕长三角。

身处中国一级市场,我们同样关注每一家投资机构的变化。如今国内活跃的投资机构,超过半数是在2011-2015年成立,这是当下市场的中坚力量。而2005年之前成立的投资机构,如深创投、达晨等,占比只有4%。

过去五年,随着市场洗牌,新成立的投资机构愈发鲜见。

至于市场集中度,透过2024年全年数据——清科榜单中VC、PE的100强,早期投资机构的30强,这230家机构募集资金总额占市场整体30%,投资金额占市场整体38%,IPO账面回报占市场整体49%,接近一半。头部依旧是头部,募、投、退,一马当先。

眼前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退出。

2025上半年,中国企业实现境外上市的有110家,同比上升34.1%,首发募资人民币超过1200亿,增长了160%。今年有个特别明显的感受——朋友圈里IPO祝贺多了。

港股市场,火爆历历在目。今年,“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上演了罕见暴涨,还有不少港股上市公司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这为投资机构带来不错的回报。

这里想起一段往事:当年有LP要求我们把持有的泡泡玛特股份卖掉,那会几乎天天打电话催着。现在这家LP应该后悔了。还是那个朴素道理,做投资要与时间做朋友。

数据显示,今年香港IPO数量增长了48%,募集金额增长了630%。港股人气回来了,相比前几年的冷清,最近快被“挤爆了”。前几年香港投行都在裁员,现在你看中信、中金等投行几乎每天都在PK递表的企业数量。回到A股,IPO市场也出现积极信号。6月30日A股三大交易所一夜之间新增受理41家IPO企业,令人期待。

由此带来这一幕:今年投资机构收获的IPO更多了,IPO账面价值也实现上涨。

回顾最近十年,我们见证很多超级IPO诞生。今年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大涨,背后消费又火热起来了。我们都说投早投小投科技——科技肯定最为核心,但是中国也需要消费。

不久前,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创业邦曾是影石的天使投资人,后来退出赚了50倍,如果当初不卖,现在就是1500倍。各种案例告诉我们:中国需要耐心资本,LP们要有耐心。

退出不能只依赖IPO,并购市场同样备受关注。太盟、德弘资本、KKR等知名机构在做Buyout,控股型投资这两年收获不错。中国和美国相比,VC/PE机构差距最大的是Buyout,我们可能连美国的五十分之一都没有,这块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还有一个新现象——VC控股上市公司。1月,启明创投控股天迈科技,可见大家都在做新的尝试。

2025年业内还有一件标志性事件——不久前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成功落地。中科创星、东方富海、君联资本、毅达资本等机构的科创债成功发行,大家都在寻找募资上的突破。

不管你愿不愿意,或是个别机构感觉多么寒冷,毋庸置疑,市场是在回暖。

长期的耐心的资本正在增多。我们呼吁中国一级市场多一些耐心,基金的期限可以更长一些。清科也是150多支基金的LP,最近让我签字最多的就是基金延期——与其延期,不如一开始就把基金的期限拉长。耐心资本,影响深远,也任重道远。

此外,身边还有机构在探索出海方式,比如在海外设立办公室,VC/PE机构在探索全球布局。

如是种种,都是当下行业变化的写照。

这里,我想向现场各位LP说,VC/PE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清科研究25年来的数据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基金都会赚钱,印象中最好的美元基金回报是20倍,但也有人血本无归。LP投资的是风险产品,而非固定收益,大家要认清这一点事实。

所以,我想呼吁一点——希望市场上少一些边界约束,多一些基金自由度,如此才能投出更多好项目。如若市场上只剩下地方招商性质的基金,充斥着诸多边界条件,回报肯定不容乐观。

最后,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依旧憧憬中国创投的下一个十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评估报告发布,...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7月4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举行“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论坛现场,北京...
创新药概念股持续走强 广生堂2... 7月4日,创新药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13时12分,广生堂20CM涨停,塞力医疗(维权)、海正药业、奥...
十万买组讯,淋雨换镜头,揭秘短... 文|娱乐资本论 阿楚“熬夜是常态,最久的一次熬了两天,中间只睡了两个小时。”“一部55集的短剧,哭戏...
贵州三力涨2.27%,成交额4... 7月4日,贵州三力盘中上涨2.27%,截至13:34,报12.15元/股,成交4029.42万元,换...
安井食品,成功在香港上市,募资...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