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近日在福州发生了令人担忧的事件,有人被咬伤!这一情况十分危急,为了确保公众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请大家不要触碰任何与该事件相关的物品或区域,避免进一步的危险。若发现任何疑似与被咬伤相关的线索或情况,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上报。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以保障福州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居民的生命安全。让我们携手共同应对这一突发状况,守护我们的家园。
攻击性强、毒性大的红火蚁又又又出现了!看到它,千万别碰、马上远离,有人不慎被咬伤了。
近日,福州市连江县连江体育公园内,一市民散步时不慎被红火蚁咬伤,伤口疼痛发肿持续数日。
记者了解到,连江县凤城镇、江南镇、浦口镇等地均发现红火蚁活动踪迹。有关部门提醒,红火蚁对人和动物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市民如有发现要立即远离,并及时报告。
7月2日上午,连江县植保站联合江南镇政府在体育公园、花坞村等区域开展红火蚁消杀工作,只见数十处红火蚁的巢穴隐匿在绿植之间。
工作人员用长树枝轻轻拨弄,密密麻麻的红火蚁四散逃窜,场面令人心惊。
随即,工作人员将药剂撒在蚁巢周围,待红火蚁将毒饵搬回巢内,从而达到整巢传播的效果。
有关部门提醒,一旦发现红火蚁,请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由专业防治红火蚁人员进行处理,切勿个人进行防治,以免被咬。
新闻延伸
红火蚁是攻击性强、叮咬毒性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繁殖率高、生命力极强,传播蔓延快、难以防治以及极强破坏力等特点。
▲红火蚁(资料图)
此前,福州曾发生数起人员被红火蚁叮咬事件。
▲2018年,闽侯上街一名环卫工人遭受红火蚁叮咬,出现皮肤过敏以及过敏性休克,所幸经及时治疗脱离危险。(资料图)
▲2021年,连江道澳中学一名环卫工人在工作时手臂被红火蚁叮咬。(资料图)
根据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福州多个县(市)区在列。
那么,如何区别普通蚂蚁和红火蚁?福建省疾控专家介绍,可以通过蚁巢特征、攻击性和形态特征等来判断是否为红火蚁。
红火蚁的成熟工蚁红褐色,体长3~6㎜,头宽约0.5㎜,成熟兵蚁体色红褐,体长约为工蚁体长的0.5~1倍,头宽约1.5㎜,腹部呈卵圆形,末端有蜇针伸出,这是红火蚁最危险的部分,蜇针内有毒液。
红火蚁属群居地栖性昆虫
具有筑巢群居的生活习性,一般在向阳开阔地带、荒坡、草地、路边、花卉苗圃基地、水塘边、公园绿地、长满杂草的田境等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中筑巢。
蚁巢出口处一般会有泥沙堆积,在地面上形成肉眼可见的明显“蚁丘”。蚁丘平均直径在20cm以上,高度10~30cm,较一般蚂蚁蚁丘明显高大,蚁丘内部中心部分呈蜂巢状多孔道结构。
红火蚁具有强烈的攻击性
当蚁巢受到干扰时,兵蚁和工蚁迅速出巢发动攻击,以腹部末端的螯针连续叮蜇人体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会产生如火灼伤般疼痛感,随后出现如灼伤般的水疱。
大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若水泡或脓包未及时处理导致破溃,容易引发细菌二次感染。
如何预防被蜇?要牢记以下防控信息
远离蚁巢,不要用手拨弄红火蚁。红火蚁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刺蜇时,不像蜜蜂蜇人只蜇一次,红火蚁有重复蜇刺的能力。
被蜇后,程度较轻者,可用肥皂水清洗被蜇的部位,还可用冰块冷敷;注意观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外敷药涂抹,如有过敏史或被蜇后出现严重反应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果被蜇,注意不要抓挠被蜇部位,避免将脓包抓破,以防引起继发感染。发现红火蚁或蚁巢时,切勿触碰或用木棍等拨弄,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请专业人员处理。
在红火蚁出没处附近从事种植、绿化等工作时,要注意穿戴上个人防护的雨靴和橡胶手套,并在雨靴、手套和挖掘工具上涂抹滑石粉,以免红火蚁上爬咬伤操作者。
如有发现、主动报告、立即远离、千万别碰!转发告诉更多人!(记者 郑瑞洋 图片由连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