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报
7月2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5年第21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
据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等规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本市食品安全抽检。本次抽检信息涉及7大类食品,包括: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糖、蔬菜制品、水产制品和糖果制品。抽检样品共计592批次,其中合格585批次、不合格7批次。
不合格产品信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供图不合格食品中,一批次细云耳(干制食用菌)镉(以Cd计)超标。镉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积性。长期大量摄入镉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导致肾和骨骼损伤等健康危害。
一批次黄海即食状元红海蜇皮丝被检出铝的残留量超标。含铝食品添加剂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抗结剂和染色料等。海蜇制品中铝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在其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明矾,明矾可以加速脱水,改善口感。铝会在体内蓄积,影响铁、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等问题。
一批次黄冰糖、和一批次白砂糖的色值项目不合格。色值是食糖的品质指标之一,是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等质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影响糖品的外观,是杂质多寡的一种反映,也是生产工艺水平的一种体现。色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经营企业关键工艺控制不当、食糖储运条件不佳等。
一批次腩风五花肉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项目不合格。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油脂酸败变质可能会产生有害成分,破坏食物营养,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
此外,一批次肉粉松、一批次蟹糊菌落总数不合格。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督促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查处情况由经营者所在地负责案件查办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规定公开。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