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分红情况浮出水面。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公募基金共计分红3533次,分红金额高达1275.1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7.53%,这一数据无疑为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从投资策略来看,债券基金在此次分红中表现抢眼,共分红2856次,分红金额达949.76亿元,占据了公募基金分红总额的七成以上,稳坐分红主力宝座。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分红362次,分红金额225.32亿元;混合型基金分红208次,分红金额46.01亿元;国际(QDII)基金分红27次,分红金额7.9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ETF在分红领域异军突起,成为年内分红“新星”。在ETF分红榜前十中,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83.94亿元的分红金额高居榜首,华夏基金旗下华夏沪深300ETF、嘉实基金旗下嘉实沪深300ETF分别以26.83亿元、24.35亿元的分红金额紧随其后。此外,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等分红金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基金分红并非额外增加收益,而是基金资产的一部分返还给投资者,是一种资产形式的转换。基金公司进行分红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还有盈余、基金收益分配后单位净值不低于面值等。因此,能够持续稳定分红的基金,往往意味着其业绩表现良好,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投资者在基金分红时,可选择现金分红或红利再投资。现金分红是将分红以现金形式发放到投资者账户,而红利再投资则是将分红所得现金按分红当日基金净值,自动转换为该基金份额。
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所长吴起涤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鼓励基金分红,特别是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的引导下,基金分红的积极性明显上升。监管政策的引导有助于推动基金行业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增强市场信心与投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公募基金改革强调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基金公司通过合理的分红政策及时回馈投资者,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强双方信任关系,促使基金公司更加精细化地管理资产,实现基金产品的长期稳定发展。(文馨)
上一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7月7日开幕
下一篇:黄金ETF基金(159937)红盘震荡,近5日“吸金”4.52亿元,机构预计黄金价格将在2025年和2026年保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