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江蜿蜒的臂弯中,石库门斑驳的光影与陆家嘴高耸的大厦交织在一起,连接起历史与今天,造就了魅力之都——上海。隐藏其中的一个个乐园与森林,成为活力之都的最佳注脚。7月5日,全国首个乐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正式开启欢乐之旅。中国铁塔创新将通信基站隐身于乐园与城市美景之中,让满格信号成为民生标配,让通信网络筑牢智慧文旅的数字底座。
在欢乐王国里施展信号魔法
八大主题区、超75项互动骑乘设施,耗时16.8万小时打造的“迷你天地”以及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成的数千个模型……即将正式开园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每一处都充满了惊喜,每一处都有满格信号护航。
“宏站的倾斜角度还需要再调整优化一下,确保这里的手机信号满格……”中国铁塔上海金山区分公司区域经理王晨磊在黄梅天头顶烈日,一边快速走着一边测试手机信号。当发现网络覆盖薄弱的地方,他便立刻打电话协调三家电信运营商开展网络优化工作,从而为开园做好万全准备。
在乐高乐园的试运营测试阶段,《人民邮电》报记者跟随乐园运营人员以及上海铁塔工作人员的脚步,紧锣密鼓地开展通信网络联调联试工作。两个小时的暴走,让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记者真实地感受到园方对于手机信号的高度重视——从户外到室内、从场馆到餐厅乃至卫生间、地下停车场,园方都希望实现360度无死角的网络覆盖,而这正是为了让游客获得无处不在的通信服务。
在园区里测试一圈手机信号,记者十分意外:手机信号一直满格在线,但基本上看不到通信设备的身影,通信建设者究竟使用了怎样的魔法?“上海铁塔将通信设备隐藏在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包括乐高乐园酒店楼顶、烟囱以及室内吊顶等,从而精准匹配全域道路、低层建筑以及游乐设施等对于手机信号的复杂需求,做到了建站不见站。”中国铁塔上海金山区分公司总经理张勇强给出了答案。
例如,犹如积木搭建而成的乐高乐园酒店楼顶,就隐藏了3处楼面基站的天线。它们被包裹在“积木块”里,如果不说根本看不出来。又如,在由2000万块积木构筑的微缩奇观“迷你天地”室内场景中,天花板上安装的天线做到了与整个场景浑然一体,从而实现了“双千兆”网络与主题乐园IP的深度融合。
基于创新设计,通信基站与乐园环境融为一体,为主题乐园的通信网络建设打造了“上海样本”。在园区外,上海铁塔创新性地将乐高标志性“拼插美学”融入宏站塔体与景观设计之中,让通信基站成为主题街景的一部分。园区外新建的3座特色景观塔,每座塔高约30米,挂载三家电信运营商的12副天线,通过共建共享满足园区周边道路及停车场的通信覆盖需求。
基于统筹规划,实现通信网络与乐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成就了“上海速度”。上海铁塔积极履行通信管理办公室职责,主动对接乐高乐园,统筹运营商优质网络覆盖需求,历经10余轮线上线下协同会议深入讨论、7稿方案精雕细琢,最终协同3家电信运营商新建6个定制化宏站和完成超33万平方米的室内信号覆盖,实现4G、5G信号全面覆盖,为乐园及配套小镇区域的顺畅运营和数智化服务筑牢网络基础。
在城市森林里播撒信号种子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双子山、温室花园、音乐之林大草坪,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态长卷,承载着上海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信号的种子早已悄然埋下,创新网络覆盖方案为整个园区注入了数字活力。
站在48米高、空腔结构的双子山山顶,眼前的绿色园林和远处的都市景观交相辉映。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并上网分享的同时,记者也在方圆两公里之内徘徊,发现通信基站身影难寻。原来,上海铁塔早在公园规划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将通信设施建设方案与园区整体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根据预期的人流量和规模,在双子山的密林中建设了3个隐藏式宏站,实现了通信设备在景观中的“消隐”。
位于公园中心的温室花园,由三大主题场馆组成,复杂的结构相应提升了信号覆盖的难度。如何在提供满格信号的同时,让通信设备完美融入建筑之中?“我们首次采用了室外宏站、室内微站与室内分布系统互补的创新通信覆盖方案,通过‘场馆内部分布式天线系统+两个楼顶宏站+四个温室内微站’,实现了通信设施与温室花园既有构筑物及内部钢结构的浑然一体。”中国铁塔上海浦东新区分公司区域经理林佶解开了谜题。与温室花园充分利用工业历史风貌建筑的建设理念一脉相承,室外宏站巧妙地利用遗留的建筑外壳新增抱杆安装天线,让信号如同灵动的精灵一般,穿梭在场馆的每一个角落。
在四季有花、全年有景的世界花艺园,上海铁塔展现了共享的智慧。通过精心查勘,筛选出3根符合条件的灯杆,建设了3个灯杆微站,每站节约建设成本约10万元。在工艺上,给天线刷上与灯杆统一的颜色漆,就让基站“藏”在了灯杆上。
从乐高乐园到世博文化公园,看不见的通信基站正默默守护着美丽上海。中国铁塔将持续用通信的“满格指数”丈量城市的“幸福指数”。
下一篇:广东改善型住房需求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