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莫让AI造谣的“黑嘴”抹黑营商环境
创始人
2025-07-03 07:56:20
0

转自:上观新闻

近日,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损害企业权益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嫌疑人为提高账号流量获取广告收益,在网上找到人代笔。代笔者利用AI生成了一篇涉及沪上某茶饮企业的文章,文中包含大量针对该企业及创始人的不实信息。全网浏览量迅速上涨,引发网民对该茶饮企业的质疑。

近年来,AI工具正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而作为技术使用的一体两面,用AI工具造谣抹黑企业的现象也频频发生。AI“一键生成”“批量产出”内容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黑嘴”抹黑营商环境的成本和门槛。

造谣者提出指令,AI快速以“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手法拼凑,再冠以“博眼球”的标题。由于违法人员深谙内容平台算法机制,涉及企业的不实内容被快速推送到用户眼前。

AI造谣之所以猖獗,是背后的利益驱动作祟。从相关案件看,利用AI造谣抹黑企业的目的大致有二:一部分,为了追求内容平台给创作者的收益分成:内容越“劲爆”、点击量越高,分成收入也越多。而还有一些,则是敲诈勒索,刻意诋毁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家声誉,再以“删稿”等名义,向企业索取所谓“合作费”,将企业当作“提款机”。

AI谣言对营商环境的破坏力巨大。对企业来说,一旦陷入谣言漩涡,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财力辟谣、维权,即使澄清成功,品牌形象也已受到伤害。有的企业在新品发布、上市、融资等关键时期,因谣言的干扰,发展推进受阻。

AI谣言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运行机制,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降低公众对市场的信任度,进而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当前,平台针对AI内容治理已经有所行动。例如,AI生成的部分内容在平台上已经能够被识别、标注。但也必须看到,AI造谣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两只手”长抓不懈:一方面要做好技术识别、技术防控;另一方面应盯住AI乱象背后的利益链,做好源头治理、打击。

就平台而言,要摒弃纯粹做“流量生意”的广告商思维,不能抱着让涉企负面舆情“飞一会儿”“让热度高一点”再处置的想法,要加快形成对谣言识别、分流、处置的靶向治理,以“AI辟谣”应对“AI造谣”,让AI造谣的黑嘴“发不出声”“发不大声”“发声即被封”。

对执法机关而言,对待花样翻新、不断迭代的AI造谣违法犯罪套路,要始终做到发现一起、核查一起、处置一起,统一执法尺度和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同时,督促平台依法依规落实信息处置、账号关停、全网封禁等惩戒措施,防止“键盘伤企”“网暴伤企”等情况发生。

对企业而言,要明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一旦遇上造谣言论,要尽最大可能保留证据,及时向平台投诉举报,对虚假、侵权信息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并及时与属地公安机关沟通、报案,防止不实言论持续扩散发酵。

原标题:《新华每日电讯:莫让AI造谣的“黑嘴”抹黑营商环境》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山谷捷:2024年度公司国内... 证券日报网讯黄山谷捷7月3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2024年度,公司国内业务营业收入...
盐城射阳海河镇组织开展食品安全... 转自:扬子晚报为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和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意识,规范帮厨操作流程,筑...
高额负债下仍现金分红,惠科股份... 转自:北京商报距前次创业板IPO折戟不足两年,面板“三哥”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股份”)再...
众信旅游:公司已连续多年推出诸... 证券日报网讯众信旅游7月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十分重视极地市场的开发与推广,已连续...
学生在宿舍说话检讨书范文 在宿...  第一篇:  尊敬的班主任:  星期x晚上,我们xxx宿舍在一片漆黑中仍按捺不住心中未平复的心,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