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铜川大地,从高端铝材熔炉的炽热火焰,到智能车轮生产线的精密律动;从生物降解地膜在田野间悄然分解的绿色承诺,到现代化煎药中心弥漫的草本芬芳……一个个落地生根的项目,正成为这座城市拔节生长的有力见证。
今年以来,我市以年度目标为硬任务,以项目建设为硬支撑,以合力攻坚为硬保障,精准发力,强势推进,全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1至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位居全省第四。民间投资增长30.1%、工业投资增长35.7%,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结构优化、量质双升良好态势。
项目建设加速度 筑牢投资“压舱石”
位于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陕西鑫材鼎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及销售为主的铝产业链延伸加工企业,主要服务于3C电子产品、汽车产品,客户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
记者在陕西鑫材鼎速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年产3万吨高端铝材项目正开足马力生产。“从试生产到技术改造,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和政府派驻的项目专员全程帮我们对接审批。去年一年我们大概完成了6亿元的产值,今年估计要突破10亿元。”陕西鑫材鼎速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路建军指着新增的熔炼炉和侧壁精炼机说,企业与西安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的高端核心棒材,如今已供应中航工业等龙头企业,成为铜川工业投资“加速度”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我市印发《“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工作方案》,将43项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牵头部门,清单管理,序时推进。推行问题清单、工作快报、分析专报“三项机制”,逐月分析研判投资运行态势,强化偏离度管理,像精准导航般推动项目建设。
156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被纳入市、区县两级“四大家”班子成员包抓清单,30个重大项目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监督,100名年轻干部下沉包联100个重点项目。“我们以‘五精准五提升’为目标,细化‘三张清单’明晰任务,强化‘五个通报’节点推进,加强偏离度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提速竞进。”市发改委投资项目科负责人介绍说。截至5月底,省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88.9%和55.6%,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49.5%和33.8%。
要素聚力强保障 激活项目“新动能”
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按季度印发开工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定期梳理项目要素保障缺项,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细化解决措施,要素保障部门靠前服务,协同发力,不断优化立项、土地、环评、施工许可等审批环节,精准高效保障项目建设。
在位于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项目建设现场,精密机加工生产线已投产,100余台设备正在加工汽车发动机外箱和无人机配件。“在企业项目备案、手续代办、人才引进等方面,王益区政府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让企业项目建设能够稳步推进。现在我们每月的出货量已经达到3000至5000套,订单已经饱和。下一步将加快数控装备车间的投产,以提高产能。”陕西辽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负责人义永忠说,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填补陕西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模具生产领域空白,每年培养数控加工紧缺技术人才400余人,成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支点。
上一篇:“父亲牺牲时,我才两岁……”
下一篇:压实责任 防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