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梅世桂)6月30日,记者走进安顺市西秀区的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看到,标准化数智酿造系统在精准把控着酸汤发酵各项数据。中控台的精细化控制,替代了祖辈口传心授的“手感经验”。
传统酸汤酿造向来是“看天吃饭”——杂菌控制不够、品质把控不严,整缸酸汤就可能发酸变质,散发浓浓“瓮臭味”。南山婆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数智酿造系统,如同给发酵过程安装了“智能大脑”。食品级不锈钢发酵罐配合特殊监测设备,实现酸汤酸度、风味、营养物质的数字化管理和精准靶向调控,有效提升酸汤风味稳定性。
“过去老师傅常说‘火要三分,手要七分’,现在这些经验都被转化成了数据模型。”南山婆副总裁胡顺庭说,南山婆通过行业首创“一键酿酸汤”,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千人千味”的痛点,更让酸汤产能跃升至行业首位。同时,在保鲜技术领域,南山婆首创“植物+物理”多级保鲜技术,实现零添加防腐剂条件下延长产品保质期。此外,还让酸汤突破地域限制,走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等海外市场。
下一篇:推动涉外刑事翻译规范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