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一瓶水体现城市的温度
焦 磊
近日,在武邑县文昌社区居委会门前,一台普通的冰柜成了这个夏天一道美丽的风景:冰柜里整齐摆放着矿泉水、雪糕等防暑降温品,往来穿梭的外卖骑手、周边的环卫工人可以随时免费取一瓶水,吃一支雪糕,在酷热夏日享受一丝清凉。
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建筑工人,这些不分寒暑工作在一线的劳动者是城市运行的保障。炎炎夏日,一瓶及时递上的冰水、一方遮阳避雨的屋檐、一句真诚的“辛苦了”,对他们来说有特别意义。
这个由武邑县委社会工作部发起的“爱心冰柜”项目,用最质朴的方式,让每个忙碌在街头巷尾的劳动者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的温暖。
要让这份清凉惠及更多人,并持续流淌,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保障机制。首先是空间网格化,政府主管部门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合社区便利店、银行网点等建立“清凉驿站”联盟,形成15分钟服务圈。其次是服务精准化,针对快递、环卫、建筑等不同行业特点,提供差异化防暑方案,如为外卖骑手配备便携冰袋。最后是参与多元化,比如通过开发“爱心补给”小程序,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物资捐赠、志愿服务中,让关心关怀户外劳动者成为全民行动。
从更深层次看,可以将防暑降温纳入公共服务清单,对户外劳动者关怀从“活动式”转变为“制度式”,让防暑降温从临时慰问变为常态保障。比如,可探索推出“劳动者关怀积分”制度,商户和群众提供便利可兑换政策优惠,形成可持续良性互动。
武邑街头的这台冰柜,折射出城市治理应有的温度。当然,不仅仅是个别关怀,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最普通的劳动者,建立制度保障,让城市的温度真正温暖每个角落。
下一篇:鞍山铁西区开展防汛备汛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