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七闯火海 老英雄许愿 山川无恙 烟火寻常
创始人
2025-07-03 04:41:59
0

转自:沈阳晚报

  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一场精心策划的“生日会”在沈北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百余名退役军人、军休人员、少先队员及工作人员,为当天刚满百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郭平友举办了“与党同生” 主题生日会。这位曾在上甘岭用牙齿接通电话线、身体里嵌着炮弹碎片的老英雄,在四代家人的陪伴下,与全场共唱生日歌,许下“世界和平,国家兴旺”的愿望,用跨越世纪的忠诚,诠释着“有国才有家”的信仰。

  蛋糕映初心 英雄泪襟“与党同庆生”

  14时,当硝烟中走来的特殊寿星步入会场,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兵挺直佝偻的身躯,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义二小的少先队员们手捧鲜花,用稚嫩的声音齐声喊出 “郭爷爷生日快乐”,随后敬上标准的队礼。郭平友坐在椅子上,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他颤抖着接过鲜花,眼眶微红,泪水湿襟。

  当书有“与党同生”的生日蛋糕被缓缓推上台,全场百余人自发起立。“祝你生日快乐” 的歌声响起时,少先队员们围在蛋糕旁,郭平友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妇和重孙子站在外围,形成一幅 “四世同堂护英雄” 的温暖画面。

  “太幸福了。”郭平友举起微颤的手,向全场致意。他突然清唱起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他的声音虽沙哑却有力。熟悉的旋律引发全场跟唱,歌声里有岁月的沉淀,更有信仰的传承。

  弹片藏忠诚 满嘴是血“电话不能断”

  郭平友的人生,是一部写满热血的战争史诗。1926年7月1日,郭平友出生在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农民家庭,1948年参军加入第四野战军,从辽沈战役打到海南岛,再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创造了 “七闯炮火封锁区”的奇迹——敌军的炮火将通讯线路炸得支离破碎,作为话务员的他背着电话机,在枪林弹雨中往返于指挥所与前线,最后一次线路断裂时,他竟用牙齿咬住断线一端,用自己的身体做导线硬生生挺到战斗结束。

  “当时满嘴是血,电话线的铜丝勒得牙龈生疼,但脑子里只有‘不能断’三个字。” 老人的身体里至今嵌着炮弹碎片,医生多次建议手术取出,都被他拒绝了。“留着它。” 他常摸着胸口说,“疼的时候就想想牺牲的战友。这痛提醒我,居安当思危,有国才有家。”

  如今,那些在战火中淬炼的记忆仍清晰如昨。生日会上,当被问及战友时,郭平友突然沉默,眼眶湿润:“当年的战友多数都牺牲了,回来的没几个,现在也都走了…… 战友比亲兄弟还亲啊。”

  薪火照前路 四代从军“续写报国志”

  “没白活,那几年兵没白当!”生日会上,郭平友反复念叨这句话。这份对军营的赤诚,早已融入家族的血脉。他的父亲是八路军战士,曾多次对他说:“上阵杀敌要用力!”如今,郭平友的三儿子郭伟军1983年入伍,孙子郭彬2013年参军,一家四代从军,用接力的方式守护着和平。

  “爷爷总说,军装是最美的衣裳。”郭彬回忆,小时候家里最珍贵的不是家具,而是爷爷用红布包着的军功章和泛黄的战地照片。每年建军节,爷爷都会给他们讲上甘岭的故事,讲战友如何用身体堵枪眼,讲坑道里的水比血还珍贵。

  这份家国情怀在危难时刻愈发滚烫。2020年疫情初期,94岁的郭平友执意要去社区当志愿者,被家人劝阻后,立刻让孙子捐出1000元。“国家有难,军人不能退!”他当时的话掷地有声。

  誓言映初心 唱响红歌“展信仰传承”

  生日会的尾声,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再次响起,郭平友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的重孙女凑到耳边问:“太爷爷,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老人清晰地说:“世界和平,我们国家越来越兴旺!”全场掌声雷动,有人红了眼眶——这是一位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兵对祖国最朴素也最厚重的祝福。

  从硝烟弥漫的上甘岭到岁月静好的新时代,郭平友用百年人生证明:真正的英雄从不会老去,他们只是把青春熔铸成了民族的脊梁,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守护着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王彩丽 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轰动全国94亿传销案二审延期!...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2015年,“20世纪福克斯”传销案曾轰动全国,涉案金额94亿多元,20万人被骗。...
“85后”北大选调生吴情操,出...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梧州统战”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4日,梧州市龙圩区委书记吴情操到龙圩区委统战部走...
台风“韦帕”逼近 香港大部分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台风“韦帕”逼近 #香港大部...
曝光!鸟贩子卖保护鸟监管人员一... (来源:天津广播) #央视曝光野生鸟抓卖产业链#【曝光!...
央企援藏再升级:千亿投资落地,... 7月20日从国务院国资委在拉萨召开的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国资央企援藏再升级,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