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 (记者 张晶)近日,北京工美集团工会创新工作交流会暨工会主席接待日专题活动举办,该集团各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齐聚一堂,围绕传承与创新、挑战与突破等内容展开交流,共谋创新工作发展有效举措。
北京工美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莹表示,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工美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舱”、技艺传承的“孵化器”、人才成长的“练兵场”。截至目前,工美集团已有职工创新工作室11家,其中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1家、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8家、产业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家、集团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家。
2024年至今,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冯超创新工作室持续为大国外交贡献智慧,向国礼储备库输出双边外交活动礼品22件。黄金分公司许扬创新工作室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北京特色技艺,完成23套精品产品和预备国礼的设计工作。国首检测李素青创新工作室将影响力延伸至国际标准制定这一“金字塔尖”,由我国提出的《首饰和贵金属手镯尺寸的定义、测量和命名》国际标准获批立项,标志着“中国规则”将走向世界。
活动中,张莹就各创新工作室提出的困难、问题及建议逐一作出解答。同时,号召各创新工作室团队不仅要当好技艺的“传承者”,更要成为市场的“开拓者”,集团工会将持续引领各创新工作室以技术攻关解难题、创新优化增效益、传承培养育人才为主要工作目标,大力引导支持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协同攻关、技能传承等功能,不断探索建立跨工种、跨行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将先进个人经验转化为群体技能优势,带动更多职工由“工”变“匠”,在赋智创新创效、赋能青年培养、赋力优化攻关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