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店改装成伪堂食店规避检查#】#为什么点外卖比到店就餐更便宜#针对“无堂食外卖”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据悉,该标准系全国首个聚焦“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行为,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该标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在资深餐饮连锁战略与管理专家文志宏看来,《规范》提出的要求,恰恰是目前“无堂食外卖”亟须规范的问题。作为行业研究人士,文志宏曾多次到不同城市的“无堂食外卖”店实地探访。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小型外卖商家主要的经营场所集中在地下美食城、居民区和农贸市场,相比较而言,地下美食城的卫生状况最好,而‘藏匿’在居民区、农贸市场的部分商家卫生状况则相对较差。即使有心寻找,这些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外卖店,依然很难被发现,所以几乎不会有顾客前去就餐,这类缺少监督的店铺卫生状况普遍较糟糕。”
但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看来,还需要警惕部分“伪堂食店”。他说:“大约在2017年,北京曾经开展过针对不合规外卖店铺的整治工作,但部分外卖店临时‘改装’成能坐一两桌的堂食店规避检查,这类店实际上平时到店客流量极少,同样需要严格监管。”
去年到现在,餐饮赛道就出现了一个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布局品牌“卫星店”。
简单来说,“卫星店”像餐饮大店的“小号”,具体有三种模式:外卖厨房、社区小堂食店和共享厨房,外卖厨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卫星店”不挑黄金地段,只需要租用较小的空间,通常只有几十平方米,基本上只包括厨房。大多数“卫星店”不做堂食,但会保留品牌店的招牌菜和当季新品。
比如,肥肥虾庄的第一家“卫星店”仅80平方米,只有大店的二十分之一,只做外卖。太二酸菜鱼在部分城市的“卫星店”更小,只有20平方米左右,只做外卖,而且价格非常亲民,相比到店就餐,便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