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因“三中路”改造完成出新的中山南路在陪伴南京市民出行16年后,又一次迎来系统性保养了!昨天,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从7月5日起,正式对这条南京主城的中轴线实施总里程为3.9公里的全面改造,改造内容涉及地下管线改造、道路病害整治、交通设施出新等内容,预计今年的整个下半年,中山东路至长乐路段(中段)的通行都将不可避免受到干扰。
中山南路北起中山东路,南至应天大街,全长约3.9公里,现状道路宽40—54米,规划红线宽40—7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在告别上次出新后,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中山南路地下管网老化问题日益凸显,雨污水、燃气、自来水、供电、通信、路灯等管线出现功能性衰退,有待系统性修复与功能完善。同时,路面病害多有发生,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出行需求和市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南京市建委从2021年开始组织中山南路的情况摸排,经过综合评估,决定实施中山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南京市建委城乡建设二处处长董文量介绍,此次针对中山南路的升级改造将有效增强城市管网安全韧性、提升城市道路功能品质、优化城市主轴整体风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具体到升级改造内容,针对中山南路地下管线老化问题将通过对燃气和自来水等老旧管道改造提标,消除管线安全隐患,增强管线供给承载力,提升民生保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对雨污水地下管网进行系统性修复与功能完善,整改雨污水错混接问题,提高雨水管道排水能力,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质效,改善新街口片区水环境质量。此外,还将实施架空杆线下地、路灯和交通安全设施并杆出新、道路病害修复出新,重新摊铺路面、优化便民设施,有效更新净化城市空间,提升出行的整体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
负责该项目的南京市城建集团城建市政公司副总经理马伟国介绍,改造工程计划于2025年7月5日实施车行道围挡,分三段实施。其中,中山东路至白下路段(北段)计划于2025年10月底完成;白下路至长乐路段(中段)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完成;长乐路至应天大街段(南段)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
作为南京的城市交通中轴线,中山南路每天机动车流量不小,加之沿线多条公交和地铁一号线承担交通出行分流,对其实施升级改造势必对居民出行带来干扰。记者从交通、交管部门获悉,针对即将于本周就启动的车行道围挡,目前各部门已制定系统的保障方案,尽力做到“多项内容、一次开挖、同步到位”,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开挖,提高作业效率。
在原道路通行方面,为兼顾交通与施工,工程将按照“先地下后地面,先快车道后慢车道”的建设时序,采取分段分幅方式组织推进,最大限度维持道路通行条件。其中,快车道:白天时段,施工段落高峰期占用半幅道路最外侧1股车道,剩余双向5车道保通;平峰期局部占用半幅道路最外侧2股车道;夜间时段保证双向通行。非机动车道:分段全封闭实施,非机动车借用改造完成后的1股快车道或人行道保障通行。人行道:分段全封闭实施,行人借用改造完成的机动车道通行。
交通出行疏解方面,外围引导分流在南部外围赛虹桥立交、双桥门立交,北部外围清凉门大街、珠江路等交叉枢纽设置分流标志,引导过境车辆绕行应天大街高架、龙蟠中路、虎踞南路等道路。沿线交通疏导通过完善设置提示标志、绕行引导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安排专门交通安全疏导人员,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有序。同时,尽可能错峰组织施工,减轻对沿线学校、单位、居民区的影响;及时告知施工期间的重要施工组织安排,引导有序出行。
公共出行方面,现地铁一号线运行涉及施工路段的各站点不受影响,施工期间沿线19条公交线路保持正常运营。为了让工程施工不影响城市的整体生活环境,改造期间将严格管控并合理调度作业时段区段,配备洒水车、雾炮车等抑尘设备,切实做好防尘降噪,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编辑:高哲城
责编:高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