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正在大降薪
创始人
2025-07-02 21:45:20
0

银行业,中国父母眼中最好的职业,风光不再了。

银行基层工作单调乏味,而且晋升慢,年轻人本来图的是工作稳定、薪酬高。

但如今降薪潮一波接着一波,“紧日子”似乎才刚刚开始。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的年报显示,有33家管理层薪酬总额同比下降,占比78.5%。其中长沙银行管理层薪酬从1411万元暴跌至248万元,降幅达82.4%,创下历史纪录。

而且,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覆盖86%的上市银行,部分高管还面临“反向讨薪”,基层员工的绩效缩水普遍达60%。

比如,光大银行管理层薪酬降幅达到58.9%,引发市场哗然,后经核实主要系绩效薪酬递延所致。

银行大降薪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降本增效。

银行也是企业,企业效益不好,就得拿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开刀。

2025年一季度,上市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 2.32%。和2024年四季度相比,银行利润下滑更为明显。国有银行环比上季度下滑2%,股份制银行则下滑了11.8%。

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差,也就是净息差。银行利息差在2024年底稍微企稳之后,进入2025年,再度加速下滑。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环比下降 9个基点。

除了利息收入之外,理财、基金代销、信用卡手续费这些非息收入现在也大幅下滑。理财产品卖不动,基金代销业绩腰斩,国有大行的个人业务手续费收入普遍大跌两位数。

信用卡展业有多难?在北京多个区域,有些银行已经连续开展“办卡领自行车”活动,而且送的都是美国大行P8、捷安特、喜德盛等火爆车型。

为了争夺优质客户,消费贷款利率也是一降再降,触及到了监管的底线。

此外,不良贷款的攀升也在侵蚀银行业绩。原本银行还可以通过少提拨备来反哺利润,但如今反哺的力度越来越弱,因为必须多计提拨备来覆盖不良资产的增加。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4万亿元,比2024年底增加1574亿元。更严重的是,房地产不良贷款以及个人不良贷款的增速非常快。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监管层越来越注重薪酬和风险挂钩,很多银行绩效考核里加入了延迟支付和追责条款。

把款项贷出去会带来利息收入,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一笔不良资产。作为银行薪酬政策的一部分,“薪酬追索扣回制度”近年来也逐步完善。

2024年,中行共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达3250万元,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超42%。而一些中小银行,比如渝农商行2024年累计追索扣回绩效薪酬也达143.9万元。

发下来的钱还得要回去,这同样也是一种“降薪”。

随着净息差的进一步收窄、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银行降薪的趋势还将继续。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之前银行靠净息差舒服赚钱,也是违背市场竞争规律的。

未来,银行不会普遍涨薪也不会集体降薪,而是转向精准激励——懂科技、会风控、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还会涨薪,而传统信贷条线的管理层还会缩减。

银行降薪潮,意味着在经营管理上更加精益求精,让银行变成真正的银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万里股份2025年7月3日涨停... 2025年7月3日,万里股份(sh600847)触及涨停,涨停价12.35元,涨幅9.97%,总市值...
身兼董事、董秘及副总裁三职的瑞... 红星资本局7月3日消息,昨日晚间,瑞康医药(002589.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日收到济南市...
新内务条令施行三个月 驻训场的...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自今年4月1日施行以来已过去三个多月,新条...
A股异动丨国芳集团跌逾5% 控... 格隆汇7月3日|国芳集团(601086.SH)现跌5.48%报11.74元,暂成交3亿元,最新市值7...
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 转自:上观新闻记者从山东省纪委监委获悉,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山东省德州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