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暮色染兰亭,诗行越千年。日前,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第七届阅读节在青苹果剧场圆满落幕。当水墨丹青邂逅少年意气,师生们以文化盛宴为阅读节镌刻句点,在古今对话中探寻永恒风骨。
一卷 风雅集萃
《洛神》惊鸿起
水袖轻扬,衣袂翻飞。舞者以翩若惊鸿之姿重现曹植笔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将河水洛神的绝代风华凝于一眸一笑。灯光如水墨晕染,舞步似赋韵流动,古典美学在现代舞台上重生。
《兰亭序》合唱鸣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清越与浑厚的声音交织,演绎王羲之醉后挥毫的恣意。曲水流觞的意象化作舞台光影,观众仿若置身会稽山阴,见证千古法帖诞生的刹那灵光。
《高山流水》遇知音
古筝弦动,如冰河解冻,似孤峰回响。演奏者以指尖勾勒伯牙子期的精神图谱,湍急处如铁马冰河,婉转时若竹林私语,一曲终了,余韵仍绕梁不绝。
《君子品格》穿越时空
舞台剧《世说新语之君子品格》惊艳全场!学子们执卷穿越,与陈元方论信、陪王子猷访戴、观嵇康刑场奏绝响、助陶潜辞官、见谢道韫横刀……五幕悲喜剧串联魏晋名士的“守诚”“率性”“不屈”“超然”“勇毅”,将典籍中的精神密码转化为青春表达。
《山河为证》诵风骨
朗诵《山河为证,风骨长存》,以雷霆之势唤醒乱世肝胆:
建安风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铜雀台烽烟与孟德壮志共振;
竹林悲歌:“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广陵绝响刺破司马氏的阴霾;
东篱菊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斗米难折陶令傲骨;
兰亭墨韵:“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生死之问化作笔底云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齐诵,将魏晋风骨熔铸为当代精神坐标。
二卷 风骨新承
闭幕式上,学校还对在阅读节开展过程中创作了优秀作品的同学们进行了表彰。
同学们或者以工笔重彩勾勒《世说新语》名士群像,衣纹褶皱间透出魏晋风流;或者书法创作以行草抒怀,《兰亭序》笔意与少年心性共鸣;还有的同学手绘折扇融山水人物于一体,开合之间尽显超然气度。更有同学创作了“魏晋朋友圈”,尽显魏晋风流。
三卷 阅读永不散场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诗经》里的“昔我往矣”到《世说新语》的“宁饮盗泉”,华夏文明的基因在典籍中绵延。第七届阅读节以魏晋为舟楫,渡我们穿越历史迷雾;而真正的闭幕,是每个人将书中风骨化作脚下征程。愿师生们心有魏晋明月,身立时代潮头。阅读未央,风骨长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