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义乌小商品城一区是人挤人,客流量特别大。”作为扎根义乌的雨具经营户,星宝负责人张吉英是义乌市场火爆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自从义乌获批成为购物旅游景区,他们的业务也从批发转变为了零售批发一体,“现在不仅要让国际
客商有更好的采购体验,也要给个人客户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
就海外客户而言,她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是肉眼可见地增多,增长了30%以上,以前他们的商品未曾触达的区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客商慕名而来。这也成为义乌乃至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的缩影。
作为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总商会副会长,义乌飞豚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海刚也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公司的出口呈现两位数增长,非洲、中亚等新市场的开拓显出成效。同时,面向海外市场的业务正在从原先的线下模式转到线上,“电商客户越来越多,因为做好为海内外电商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还是有机会的”。受益于长期积累的性价比优势和不断提升的品质,义乌制造在全球市场波动和变乱交织中竞争力只增不减。
义乌制造爆单
近期义乌市场的订单如直逼40℃的炎夏一般火热。在义乌市场加速迭代升级的同时,大量的中小微外贸人正在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中,凭借产品创新、设计与创意增值的内功,实现生意的全面跃迁。
“现在每天都是线上线下双线作战。”华悦工贸负责人表示,单笔三四万件的泳圈订单已是常态。IP加持,让其普通泳圈身价倍增,成为炙手可热的爆款。在她的手中,印着三丽鸥、初音未来、蜡笔小新等IP形象的泳圈,月销量轻松突破30万件。爆单的背后,离不开原创能力的持续发力。根据她的观察,今年漫画风、二次元的设计非常流行,随着二次元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关设计已渗透至各行各业。为此,他们不仅购买了正版IP,而且店铺自创的形象和漫画风、梦幻风的创意泳圈也创造了不少爆款纪录。
和张吉英颇具设计感的雨具一样,义乌昊亿帽业的宽檐草帽也凭借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设计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
“最近旅游的人多了起来。光是草帽的订单量就比四月份足足翻了一倍。”义乌昊亿帽业负责人陈劲花表示,目前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的采购商订单占比超过六成。不止采购商订单反应热烈,许多年轻人也跟着社交媒体的分享直接到义乌市场采购,帽业的老板娘们纷纷开启零售模式。在她看来,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同事,实用性的设计也很关键,即使是草帽里的防风绳也藏着用户体验革新的小巧思。
任何一场国际赛事,第一波“赢家”几乎都是敏锐的义乌外贸人。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明年才正式开赛,而义乌企业就已陆续接到了周边产品的订单。而准确研判趋势,加紧设计不同型号的足球,各种款式的运动服饰、健身器材,五颜六色的体育配件,是义乌人早已展开的行动。
“这些都是我们专门为世界杯设计的球迷助威服,每个国家基本上都推出了2至4款。”义乌经营户温从见表示,从去年年初开始,公司就在陆续申请助威服的设计专利,目前已拥有20个设计专利,另有10多个专利正在申请中,“最终入围的球队还没有出炉,但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义乌经营户刘家启也提出,当前订单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月均增幅接近20%。店铺中近40%的球类用品热销于墨西哥。与此同时,为了迎接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刘家启的工厂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力求以高品质产品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
据义乌海关统计,2025年1月至5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47.9亿元,增长16.6%。历经40余年的发展,义乌体育用品行业已成为义乌市场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个个爆单的生动案例,其内核是义乌市场整体“上行”势能的强劲释放——义乌制造在创新升级中早已摆脱了昔日便宜劣质的标签,正在实现从“货源地”向“品牌升级”的跃迁,凸显外贸韧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义乌经济持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外贸韧性背后
2024年义乌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8.2%,规模首次突破六千亿元,其中出口增长17.7%,总量列全省县市区第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8.2和10.6个百分点。今年1—5月,义乌小商品城抽样成交额同比增长12.52%,从义乌入境的境外人员增长18.62%。
这样的外贸韧性和市场热度背后,依托的是大量灵活应变的中小微外贸人,也离不开这片始终坚持市场化开放的土壤的滋养与支撑。
政府搭台和服务的效率由此可见一斑:为了帮助企开拓市场,义乌深入推进“万名采购商邀请”行动。其中在广交会期间,加密“广州-义乌”航班至每小时一班,组织100人招商团队前往招引境外采购商。4月义乌登记境外入员7.99万人次,同比增长29.0%。4月13日-5月6日,义乌-广州往返航班363架次,往返客流5.7万人、增长37.1%,其中外籍旅客2.9万人、增长45.7%。
为了适应全球电商化的消费变化,义乌提前布局并持续升级线上市场。其中包括做优Chinagoods平台,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小商品垂直领域AI大模型,累计研发11款AI应用产品、惠及超2.4万家市场商户;优化综合服务生态,落地Temu华东集货仓、菜鸟国际快递全国商家中心等平台功能性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举办义乌跨境出海峰会等活动200余场,有效推动义乌优势传统产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截至5月底,义乌市电商经营主体超75.3万户,占浙江省29.7%。
今年1—5月,义乌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交易额大幅增长,网红直播带货场次显著增多。6月23日,为期3天的2025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期间,共吸引专业采购商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其中外商4355人,同比增长11.9%;实现意向成交额15.98亿元,同比增长12.1%
义乌着力打造的以数字贸易为核心、引领全球小商品贸易新风尚的新一代市场综合体,已累计招商蓄客超1万户,为今年10月市场板块开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吸引100余家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企业入驻,园区整体建成后将成为线上贸易额千亿以上,日票件量千万单以上的跨境产业高地。为了加快推进直播电商城建设,义乌已签约、落地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直播(跨境)项目9个。投用直播电商数字大楼,入驻头部直播电商、优质供应链、MCN机构、服务商等10家。
在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的进程中,义乌市已备案优质企业增至260家,较年初增长134.2%,占金华市三分之一以上。
让张吉英感受明显的“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肉眼可见增多”的背后,是义乌聚焦中亚、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关键区域和新兴市场,纵深推进小商品城品牌出海的举措。目前义乌小商品城品牌出海项目累计达60个,覆盖28国,服务近5000 家商户出海开拓全球市场。
“接下来几年我们重点开发布局东南亚、中亚、南美和非洲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亚非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是为了契合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布局,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看到了这些区域人口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
根据他的观察,今年外贸企业去海外参展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不过客户的大订单情况趋缓,碎片化的小订单有所增加。对此,他们积极引导企业考察当地市场,了解当地市场流行趋势,加强对经营户产品营销、销售渠道共建等培训,并进行了本土化策略,进行专业观众的邀约和当地企业的邀约参展。
为了帮助外贸企业降低风险,义乌创新推出“组货人运费险+市场采购运单贷”等“政银保”专属金融产品,构建“低门槛、广覆盖”的风险保障体系,为超过21亿的市场采购组货人的海运费应收账款提供兜底保障。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的推进,义乌也在加码开拓内销市场,深入推进“市场万里行”行动。今年1-6月,义乌市共举办经贸性展览32个,同比增长33.33%,展览面积增长39.5%,参展企业数增长44.6%,设国际标准展位增长42%,吸引超百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增长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