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6月28日,在荆州航道测绘码头,拖带船缓缓驶离,伴随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划破江面,65米级趸船“航道趸07601”(原“宜工趸2号”)靠岸。船员们娴熟地给趸船系上缆绳、抛下钢铁锚具,船只稳稳停泊。长江荆州航道处船舶优化调整工作的重头戏宣告落下帷幕。
宜工趸2号。长江荆州航道处副处长崔永胜全程指挥和参与了此次优化调整工作,据他介绍,“航道趸07601”原属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所有,经长江航道局研究部署,该船由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无偿划拨至长江荆州航道处。此前,该船在船厂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规范化改造,于6月28日起正式交付长江荆州航道测绘中心。
“航道趸07601”的投入使用是本次趸船优化调整的核心举措。此次调整工作自6月10日到7月15日分准备、实施、评估三个阶段进行,涉及到4个基层单位、首艘65米级趸船,4艘40米级趸船、2艘18米级快艇、3处接岸设施。具体调整方案为:
趸船调整——原测绘中心所属趸船“航道趸07402”调整至航道维护基地2号码头;测绘中心所属“航道趸07404”下移至原“航道趸07402”处。维护基地2号码头“航道趸07408”调整至公安处。公安处“航道趸07403”调整至江陵处。新增65米级趸船入列测绘中心原“航道趸07404”处。
快艇调整——测绘中心所属快艇“航道07110”调整至调关处,江陵处所属快艇“航道07104”调整至公安处。
经调整后的趸船。接岸设施。铺设锚链场景。下锚场景。近期正值长江全面入汛时节,荆州气候亦闷热难挡,趸船甲板上作业缺少遮挡物,一线指挥的管理人员和船员们在近十天的工作中晒得黢黑发亮,汗水时常浸透了他们的衣着。他们依旧发挥“燃烧自己,点亮航程”的新时代航标灯精神,在保障辖区航道安全畅通的前提下,有条不紊进行船舶优化作业。
目前,船舶优化调整工作已经进入评估阶段,已圆满完成汛期保畅工作任务高峰来临之前全部调整完毕任务并及时恢复了水电网等设施设备。
据悉,此次船舶优化调整一直遵循“安全第一、统筹谋划、分步实施、简约高效”的原则,高度重视作业安全,密切关注拖带期间辖区天气、水位、流速等航道技术信息;调整工作更是荆州处严格落实了过紧日子要求的具体举措之一,除65米趸船外,其余船舶优化调整均由荆州处职工自主完成,粗略估算可节约经费数十万元,通过岗位练兵的方式,培养锻炼一大批有实战经验的干部队伍。
此次优化调整后,公安处和测绘中心达到创建基层航道处规范化建设一类处硬件条件,较大改善职工住宿生活条件。同时,平衡了各单位的养护数量,尤其是规范化改造后的“航道趸07601”,未来将在荆州洋码头成为对外展示航道文化的靓丽窗口。
上一篇:兰州建材价格小幅上涨 成交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