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ETF大扩容
创始人
2025-07-02 18:25:57
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

对公募基金来说,科创债ETF是其补齐信用产品线的重要机会。1月成立的8只信用债ETF已经证明这类产品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其最新规模已然较成立时增长4倍以上,超过1100亿元。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下,信用债ETF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易强/文

2025年6月,信用债ETF市场迎来两大标志性事件:一是易方达、华夏等10家头部公募集体申报科创债ETF;二是年初成立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突破千亿。

综合西部证券、华安证券、富国、景顺长城等机构的观点来看,上述两种信用债ETF的爆发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

政策端有关“稳步拓展债券ETF”的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信用债ETF质押式回购属性的赋能,使得这类产品的需求及交投热情高涨。

机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由于流动性管理及融资功能等短板得到解决,信用债ETF未来可能成为更多投资者的选择,其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其估值波动风险也可能同步放大,尤其市场走势较弱时,投资者的赎回行为甚至可能导致负反馈效应。

抢滩科创债ETF

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6月18日,易方达、华夏、广发、景顺长城等10家基金公司集体上报了一款科创债ETF,只是标的指数有所不同。

其中,易方达、华夏、富国、南方、招商、嘉实等6家公司的产品跟踪的是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932160,下称“中证AAA科创债”),广发、博时、鹏华等3家公司跟踪的是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950167,下称“上证AAA科创债”),景顺长城跟踪的是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921130,下称“深证AAA科创债”)。

上述3只指数皆发布于2023年,是债券市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产物。不过,尽管皆聚焦科技创新主题债券,其覆盖范围有所不同。

中证AAA科创债涵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个券,上证AAA科创债及深证AAA科创债则仅覆盖本交易所上市的个券。

数据同时显示,截至5月底,中证AAA科创债及上证AAA科创债到期收益率皆为2.00%,修正久期分别为3.87和3.92,剩余期限分别为4.32年及4.39年。深证AAA科创债相关数据不详。

从发行主体来看,中证AAA科创债、上证AAA科创债及深证AAA科创债成分券的发行方分别涵盖180家、147家及43企业。

根据西部证券的研究,若按发行规模排序(截至6月20日),上述3只指数排名前20的发行人均为央国企,其中,中国中铁、延长石油和中国铁建发行的成分券规模位列前三,分别为614亿元、450亿元和347亿元,成分券数量为40只、19只和23只。

市场表现上,上述3只指数表现出较高的风险收益比。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中证AAA科创债、上证AAA科创债及深证AAA科创债过去一年(截至6月23日)涨幅分别为3.85%、3.88%及4.52%,年化波动率分别仅有1.06%、1.14%及1.06%,最大回撤幅度分别为-1.41%、-1.42%及-1.04%。

富国基金认为,科创债ETF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债券市场投资工具供给,为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提供进入科创债市场的渠道,既可实现长期资本与科创企业的有效对接,又能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科创债ETF是其补齐信用产品线的重要机会,年初成立的8只信用债ETF已经证明这类产品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

信用债ETF规模指数级增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市面上的信用债ETF有12只,涵盖6种标的指数,即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上证投资级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财富(总值)指数、沪城投债指数、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及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若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分类,将可转债及城投债主题排除在外,则信用债ETF仅有9只,除平安公司债ETF外,其余8只2025年1月才成立,其中4只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分别来自易方达、华夏、南方及海富通等4家基金公司,还有4只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分别来自博时、广发、大成及天弘等4家基金公司。

数据显示,上述8只信用债ETF成立后,规模出现指数级增长,截至6月23日合计1120亿元,与首募规模(合计217亿元)相比,已经增长4.16倍。

从月度数据上看,其规模扩张主要发生在5月及6月。

定期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上述8只信用债ETF规模合计289亿元。

而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4月及5月底,其规模分别增至391亿元及649亿元。进入6月之后则迅速突破千亿元,已然占到全市场债券ETF总规模(3597亿元)的31.14%。

综合券商研报来看,其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政策端赋予其质押式回购的属性。

2025年1月,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到,要持续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稳步拓展债券ETF,“在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持续丰富债券ETF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场内投资者低风险投资需求。支持推出更多流动性好、风险低的不同久期利率债ETF。稳妥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研究将信用债ETF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逐步补齐信用债ETF发展短板。”

3月2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修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受信用保护债券质押式回购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发布《中国结算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信用债ETF纳入交易所质押式回购试点。

6月6日,首批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信用债ETF正式落地,涵盖上述8只沪深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及平安公司债ETF,共计9只产品。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6月24日公布的折算率来看,8只信用债ETF的折算率皆是60%,平安公司债ETF的折算率为63%。

券商普遍认为,信用债ETF成为质押担保品有效弥补了其在流动性管理和融资支持方面的制度短板,使其由单一配置工具向兼具交易与融资功能的复合型品种转型。

国泰海通认为,信用债ETF作为担保品不但能提高便利性,其分散化持仓所带来更低的折算率波动也有助于降低质押风险与实际综合成本,“通用质押式回购的准入有望拉平信用债ETF与底仓资产在可回购功能性上的差异,政策红利的释放与落地有望进一步推动信用债ETF规模的提升。”

从景顺长城基金经理陈健宾表达的观点来看,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背景下,信用债ETF具有的相较于利率债ETF的票息优势,也是其规模得以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

配置资金有哪些?

由于科创债ETF属于信用债ETF范畴,因此同样具有担保品属性。同时,作为响应国家“科技金融”战略的转向产品,科创债ETF享受的政策红利及其底层资产的成长性溢价更为明显。

事实上,前述10家基金公司集体申报科创债ETF的同日,即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演讲时即明确提到,要“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优势。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安排,推动完善贴息、担保等配套机制,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从沪深交易所5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来看,监管层支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科创债及科创债ETF的配置。

从上市交易公告书来看,2025年1月成立的8只信用债ETF主要由券商、银行、信托、券商资管等机构投资者持有。

以华夏信用债ETF(标的指数为沪做市公司债)为例,其上市前夕有95.47%的份额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在其公布的12大持有人名单中,券商占了7席,信托4席,银行1席,所持份额占比合计64.25%。

再以博时信用债ETF(标的指数为深做市信用债)为例,上市前夕机构投资者持有其97.72%的份额。在其公布的10大持有人名单中,券商占5席,券商资管2席,信托2席,还有1席是博时管理的一款养老金产品,所持份额占比合计61.82%。

​本文刊于06月2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致欧科技7月2日获融资买入46... 7月2日,致欧科技跌0.49%,成交额3638.15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致欧科技获融资买入额46...
长华化学7月2日获融资买入34... 7月2日,长华化学跌1.02%,成交额4938.03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长华化学获融资买入额34...
爱科科技7月2日获融资买入51... 7月2日,爱科科技跌0.27%,成交额2383.55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爱科科技获融资买入额51...
华绿生物7月2日获融资买入16... 7月2日,华绿生物跌0.74%,成交额5685.95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华绿生物获融资买入额16...
智信精密7月2日获融资买入24... 7月2日,智信精密跌0.93%,成交额3500.78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智信精密获融资买入额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