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据新华社报道,7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自2022年9月以来首次通话,时长逾两小时。
克里姆林宫称,双方表示一致支持仅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以及中东地区其他冲突。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表示,马克龙在通话中还呼吁在乌克兰停火并就结束俄乌冲突启动谈判。
在俄乌冲突持续、中东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此次通话被视为双方的“破冰”接触。还有舆论认为,此次通话真正拉开了俄乌和谈的序幕。
就乌问题进行博弈
法国是乌克兰在欧洲的重要支持者之一。通话中,马克龙明确呼吁在乌克兰实现停火,并启动结束冲突的谈判。
根据法国总统办公室的表述,马克龙表示了法国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支持”,认为乌克兰应自主决定是否接受领土让步。
但这显然与俄罗斯的核心诉求相悖。通话中,普京要求乌克兰接受“新的领土现实”,包括俄罗斯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控制,且俄乌之间的任何和平协议都应具有“全面和长期的特征”。
另外,普京再次强调,乌克兰危机是西方国家政策的直接后果,它们不仅在乌克兰建立反俄站点,还纵容乌克兰侵犯俄语居民的权利,西方持续军援只会延长战争。
长达两个小时的通话中,双方在核心议题上仍存根本分歧,但同意继续保持沟通,以协调立场,并约定近期再次进行通话。官方还表示,此次会谈富有实质性内容,两人的对话“进展顺利”。
消息人士还透露,马克龙在与普京通话前后均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立场协调,事后还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此进行了讨论。外界评论,法国正试图在美俄乌之间扮演桥梁角色。
2022年,马克龙曾多次致电普京,并在冲突升级前亲赴莫斯科会谈。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两人在2022年9月进行了一次通话,却因“记者旁听风波”导致对话中断,直至现在才重启。
伊朗问题存有共识
在伊朗问题方面,两国领导人达成部分一致——支持仅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以及中东地区其他冲突。
双方都认为伊朗应继续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义务。其中,普京指出,有必要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马克龙则强调,伊朗必须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
但据2日最新消息显示,伊朗已批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原因是考虑到以色列和美国侵犯伊朗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和平利用核设施。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起大规模空袭,伊朗随后用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反击。随后事态升级,特朗普在21日证实美军空袭了伊朗三处核设施。作为回应,伊朗军方23日向美国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导弹。24日,根据美方宣布的时间表,以伊停火。
马克龙的试探
俄法两国上一次的正式高层接触要追溯到去年4月。当时,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法国防长勒科尔努进行了关于安全议题的电话会谈。在此背景下,普京与马克龙的本次通话被外界赋予“破冰”意义。
过去,马克龙一直主张以强势姿态与俄罗斯对话。然而,上周北约峰会再次暴露出“特朗普冲击”下北约的深刻裂痕。特朗普政府一边寻求强推乌克兰和平协议,一边把维护和平协议的主要责任推给欧洲。美国对北约安全承诺的摇摆态度愈发让欧洲官员们感到担忧。
舆论认为,马克龙此次主动出击,既是对欧洲战略自主的一次关键试探,还可能预示着真正的俄乌和谈进程拉开序幕。
然而,欧洲推动“战略自主”仍受三大现实挑战掣肘:军事能力依赖美国、财政资源紧张、东西欧国家在安全理念上的分歧。其中,法德主张推进“欧洲防务一体化”,中东欧国家则坚持依赖美国。
外界还指出,马克龙至今还未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展现出法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战略灵活性。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北约峰会后,普京与马克龙久违地聊了,释放啥信号?》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