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上海一男子喝菊花茶后失去意识,竟是同事"下药"!4个月里发生3次……
创始人
2025-07-02 17:36:40
0

为了套出同事的工作计划

上海一员工竟多次在杯中“下料”

导致同事身体不适

……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公布一起欺骗他人吸毒案,被告人李某三次给被害人小王的杯中投入“真话水”,最终受到刑事处罚。

三次在同事杯中加“真话水”

上海市民李某在一次出差期间,偶然接触到“真话水”。据卖家介绍,“这个只需几滴,就会让喝下的人说真话”。为满足好奇心,并套取同事小王的工作计划,李某购买了“真话水”,并决定对小王进行试验。

2022年11月6日晚,李某与小王约好到静安区某饭店吃饭。在小王毫无防备之时,小李在对方杯子里滴入“真话水”,后倒入菊花茶,欺骗小王饮用。

不久后,小王出现头晕、失去意识等症状,并于次日前往医院就医。经检验,小王的尿液和头发中检出氯硝西泮、赛拉嗪等镇定剂成分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

李某第一次给小王下药

小王回忆起之前与李某两次吃饭后,也同样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自己还曾两次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是熟人作案,直至第三次出现相同的症状,小王才有所怀疑。

法院判决:

李某犯欺骗他人吸毒罪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李某如实供述全部三次作案事实,自己还曾在前几个月两次与小王的聚餐中,对其投入了“真话水”。

2022年8月29日晚,李某与小王在徐汇区吃饭,李某在小王杯子里滴入“真话水”,后倒入黄酒、啤酒等,欺骗对方饮用,后小王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并于同月30日、31日两次就医。

2022年10月13日晚,李某与小王相约在杨浦区吃饭,李某在小王杯子滴入“真话水”,后倒入啤酒,欺骗对方饮用,后小王出现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

经查,李某所使用用的“真话水”,成分含氯硝西泮赛拉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作用。其中,氯硝西泮属国家管制二类精神药品,兼具药品、毒品属性

▲ 图源:中国禁毒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欺骗他人吸食毒品,情节严重。判决李某:犯欺骗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新型毒品隐蔽性极强

如今

新型毒品的隐蔽性极强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此前,小坊也多有报道

↓↓↓

2023年3月,“电商平台隐蔽出售女性迷药”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记者发现,“迷药”多与侵害女性相关,电商平台上不少药贩子在隐蔽出售各类“迷药”,部分伪装成香烟糖果饮料

2023年5月,大连海关所属大连邮局海关对一件申报为“修复精华液”进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包裹内有1瓶15毫升的可疑液体,经鉴定,该液体中含有γ-羟基丁酸成分,俗称“神仙水”“听话水”(点击图片回顾详情↓↓↓)

同月,海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来自境外的进境邮件机检图像可疑,经开箱查验鉴定,两张纸卡藏有新型毒品LSD,共计100片

2024年6月,深圳邮局海关在转运货物渠道查获含有国家管制一类精神药品卡西酮(俗称“丧尸药”“浴盐”“喵喵”)的白色块状晶体1块。经专业机构鉴定,该白色晶体为4-甲基甲卡西酮,属于卡西酮类物质

上述这些新型毒品,可能伪装成奶茶、跳跳糖、小饼干,甚至是普通的饮料,外观、气味和口感与日常食品无异,还会借助社交软件进行隐秘交易,包装上印着“特制”“限定” 等字样诱导好奇心理。

再次提醒,大家在日常社交时

尽量做到饮品勿离视线

拒绝陌生人递来的食物

不吃别人“特别推荐”的

饮料、食物及香烟

若发现自己出现

头晕、呕吐、意识模糊等异常症状

务必第一时间就医

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 | 上海静安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申工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伊朗:敌人再侵略将做出毁灭性回... 伊朗坚定地表明,若遭遇敌人的侵略,必将做出毁灭性的回应。这彰显了伊朗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意...
洛阳市人民政府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洛阳市人民政府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025年7月2日)任命郭培录为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任命郭永...
海天瑞声跌2.05%,成交额6... 7月3日,海天瑞声盘中下跌2.05%,截至10:59,报95.53元/股,成交6441.21万元,换...
中文在线股价跌5.16%,长盛... 7月3日,中文在线跌5.16%,截至发稿,报24.61元/股,成交8.26亿元,换手率4.99%,总...
护苗绿书签 宣传进社区 转自:蚌埠新闻网快乐暑假,“护苗”不放假。 为进一步深化“护苗宣传”工作成效,净化辖区文化生态,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