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作家可以以导演身份走入影像现场,有能力用镜头重新叙述文字的深度与自由吗?
日前,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收获》APP、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虹口区文旅局、上海长远集团协办的“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优选四位作家,齐聚阿那亚这个梦想试飞场,在300小时的极限时间内,与候鸟的新锐艺术家合作,完成一部电影短片从创作拍摄到宣传放映的全流程制作。
候鸟300发起人刘畅(右)和“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发起人王晔共同宣布四个电影短片开机
这是候鸟300联合“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首次推出“比翼双飞计划”,它是2025阿那亚戏剧节的一个独特的,全新的“创作单元”。这也是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的全新延展,实践,也充分体现了从选拔、特训营、产业对接,再到实操,评奖的全闭环平台机制。在这里,有慧眼识珠的招募挖掘,有艺术家之间的激荡碰撞,更有汗水与灵感浇灌下的光影诗篇。比翼双飞计划,以文字的羽翼展开想象的经纬,用影像的翎毛勾勒情感的轮廓。
《浮花》,三位中年女演员在朋友的追思夜聚首,以笑谈与戏词串起回忆,用嬉闹告别旧人,也回望自己曾经的高光与黯淡。
当候鸟与青鸟在海边相遇,当文学之梦插上光影之翼,这场从文学到影像的迁徙于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悄然开始。6月14日,作家导演韩松落的电影短片《浮花》率先正式开机。
《哑剧》主角是一位因口吃沦落街头的小丑,他在聋哑男孩的模仿中找回被拒绝的自我,启动与世界的无声共鸣。
随后三位作家导演也相继启动拍摄,分别是徐楚舒的电影短片《哑剧》,走走的电影短片《11.5》和吴呈杰的电影短片《该死的夜晚》。阿那亚的海滩上,是青鸟与候鸟繁忙的航空线。
近未来时代,高效能分时公寓里,一男一女,每天《11.5》小时的入住时间,永不见面。然而改变却在这两人之间悄然发生......何谓“及时错过”?是作家的想象,还是一个人的两个自我?
两周后的6月28日,在日落余晖里,在海边电影院成功举办了“比翼双飞”电影短片放映系列活动,映前论坛“银幕打字机——见证发生”之后,四部短片正式放映。首映之后,一边是四位作家导演做映后交流,一边是本届比翼双飞单元评委李少红、张杨、陈妍希、陈明昊四位嘉宾评审,现场评选出“比翼双飞荣誉”。最后走走的《11.5》和吴呈杰的《该死的夜晚》收获荣誉。
《该死的夜晚》,一段夜色中偶然相遇的代际漫游,嬉笑怒骂与日出之前,轻轻触碰生死的重量与告别的温柔。
原标题:《当文学之梦插上光影之翼,候鸟300联合“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
栏目编辑:沈毓烨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