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直播暗藏陷阱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提醒:老年人买保健品谨防这些套路
创始人
2025-07-02 17:09:59
0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在专项行动中发现,部分不法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在网站、平台、小程序等开设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下单或线下消费。7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揭露3种常见的套路。

警惕线下引流套路。部分商家以免费送鸡蛋、社区义诊、老年福利会等线下活动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添加微信、加入微信群,随后在直播间通过伪科学养生课、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夸大产品治疗高血压、抗癌防癌等功效,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心理,诱导购买价格虚高的“神药”“神品”。

警惕话术诱导陷阱。私域直播间常通过封闭场景实施情感营销,如以亲情关怀、健康咨询、专家讲座等名义,违规使用包治百病、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治疗等用语,或通过宣称“专家推荐”“祖传秘方”“老干部专用”等进行虚假权威背书,利用限时秒杀、最后优惠制造消费焦虑,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欺骗消费者。

警惕资质信息盲区。购买产品前应查验直播间是否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核查保健食品是否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核查药品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官网查询https://www.nmpa.gov.cn)。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消协提醒,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平台和商家进行消费,警惕通过拉群进私域直播间、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交易。交易时注意保存直播录屏、商品链接、支付凭证、客服聊天记录等信息,要求开具正规发票或者收据。签收易碎、贵重物品时,当场查验外观及基本功能,必要时全程录像。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消协还指出,保健食品仅具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身体不适请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勿因轻信直播宣传延误治疗。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过平台维权通道发起售后申请;如果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沧州达力普项目热处理1号线淬、... 7月1日,沧州达力普高端石油钻采及能源装备用管工程迎来重大里程碑时刻!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项目热...
7月2日有色60ETF(159... 7月2日,有色60ETF(159881)涨0.80%,成交额1722.18万元。当日份额增加100....
7月2日券商ETF(15984... 7月2日,券商ETF(159842)跌0.47%,成交额5962.99万元。当日份额增加800.00...
给客户的感谢信 给客户的感谢信... 尊敬的广大客户: xx银行自93年成立以来,一直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值此圣诞和元旦两大节日...
7月2日科技ETF(51500... 7月2日,科技ETF(515000)跌1.25%,成交额8087.85万元。当日份额减少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