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见习记者 栗鹏菲 北京报道
6月的A股市场风云变幻,军工板块却逆势走出独立行情,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全线飘红。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在剔除ETF产品后,全市场军工主题主动权益基金(A类份额)单月平均涨幅达7.31%,大幅超越主流股指表现。
某绩优军工主题基金经理直言:“过去三年企业的状况是订单少,现在企业的状况是活儿多得干不完。如果深入一线去调研,就会有明显的感受对比。”多位基金经理也向记者证实,此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产业基本面的根本性转变。
TOP10基金涨幅均突破11%
在火热的行业背景下,军工主题基金展现出强大的赚钱效应。6月业绩榜单显示,中欧高端装备A凭借20.19%的惊人月度涨幅位居榜首,长城景气成长A以18.79%的涨幅紧随其后,国投瑞银国家安全A则以14.61%的回报率稳居前三,当月军工基金前十名涨幅全线突破11%关口。
记者调研发现,绩优基金的制胜关键集中于对核心资产的深度挖掘。以中欧高端装备A、国投瑞银国家安全A为代表的产品,其重仓股中包含多家军工龙头企业,如洪都航空、中航沈飞、航天电器等,这些企业受益于国内军工装备升级、军贸出口增长及自主可控趋势。
此外,行业基本面改善与订单释放也是行业向好核心驱动因素。据观察,军工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已初现复苏迹象,部分上游企业的订单规模同环比明显好转,下游也逐步进入高景气阶段。业内人士表示,军工行业订单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导弹、航空发动机、军用通信设备、无人系统等细分领域。例如,航天电器、振华科技、中航光电等企业在导弹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订单恢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领跑者中欧高端装备A基金经理李帅曾在一季报中揭示“军工周期”,他表示:“军工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每五年一个规划周期。假设‘十四五’订单总量100%,过去四年分别完成20%、20%、10%、10%,则2025年理论需完成40%。”李帅进一步解释,这意味着行业理论弹性下限是100%增长,上限可能达300%。从企业的生产反馈来看,实际情况大致与理论测算匹配。这也使得2025年成为军工行业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技术突破催生“新质战斗力”量产潮
军工行业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如歼-10CE战斗机、歼-35A等相关消息近期频繁见诸媒体,梦舟载人飞船逃逸飞行试验成功、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试验进展顺利等事件,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军工行业技术实力的信心。
在卫星互联网方面,文昌卫星超级工厂年产能达1000颗,推动卫星制造成本下降。航天电子、天银机电等企业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有望受益于行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突破正在重构产业估值坐标系。据Wind数据显示,军工板块当前市净率(PB)3.86倍,该数值位于过去5年的69.77%分位(即估值处于历史中高位)。不过,尽管军工板块的估值已处于历史中高位,但其景气稀缺性和防御属性依然显著,成为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之一。
“十四五”收官订单有望集中释放
面对短期凌厉涨势,行情持续性成为市场焦点。多家机构人士指出,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收官之际,订单有望集中释放,推动业绩修复。同时,“十五五”规划的启动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预期。军贸出口的增加、国防现代化的推进、军民融合的深化,都将为军工行业带来持续的结构性机会。
展望后市,国金军工首席分析师杨晨表示,“十四五”收官务期必成,今年以来军工企业订单任务非常饱满,都在加速生产交付,下半年行业高景气持续。当前军工集团已经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随着后续“十五五”规划出台,军工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期。202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届时相关活动有望引发广泛关注,催化军工行情。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李轩表示,国防部近期发布的《军事科研奖励条例》政策加码激励军工科技创新,直接瞄准战斗力生成关键环节,比如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领域。与此同时,地缘冲突的升温也会持续催化装备需求,近期行情热度也反映出市场对现代战争中制空权装备价值的重估,预计未来这些装备列装的过程将推动核心军工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
“我对核心军工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较为乐观,国防军工板块的基本面依旧向好,短期板块仍将受益于政策落地与事件催化。”李轩进一步表示,进入“十四五”收官年,订单释放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前期因规划节奏推迟的装备采购正加速落地。不过,李轩也提示仍需警惕地缘局势降温带来的情绪波动,真正支撑持续性行情的核心在于后续订单兑现,将验证“十四五”需求回补逻辑。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