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公安
在萧山公安城厢派出所民辅警的记忆里
“汪流浪”是一个印象深刻的名字
曾经,他的姓名栏
始终写着汪流浪(化名)
自称无名无姓,不知来处,居无定所……
23年以来
城厢派出所一代代民辅警
都对汪流浪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汪流浪”再也不流浪了……
民警许灵丽的朋友圈
2018年寒冬
无家可归的他
来到城厢派出所求助
竟希望将他关到看守所——
“至少有饭吃,还能过个年”
时任城厢派出所反扒队长的俞阳
塞给他500块钱和一些保暖衣物
并与他长谈到深夜
这一夜
成为“汪流浪”命运的转折点
以后的日子
俞阳为了让“汪流浪”
走上正途,回归社会
帮他找了好几份工作
后来还帮他介绍
学习水电技术、到工地工作
“汪流浪”工作照片渐渐地
居无定所的“汪流浪”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
工地里勤恳的“汪师傅”
“汪流浪”与俞阳的聊天记录
然而,“汪流浪”的落户
却面临诸多难题
2025年
汪流浪已凭借水电手艺站稳脚跟
但户口问题仍是悬而未决的遗憾
“依照现在的政策
能否解决他的户口?”
这一次,接力棒交到了
副所长包松鹤和户籍民警许灵丽手中
“根据最新的政策,我们再努力试试”
于是,城厢派出所联合
萧山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积极行动
联系街道寻找合适落户社区
联系福利院、救助站等单位
采集信息、制作笔录、发布寻人启事……
通过不懈努力
所有线索终于同时指向一个名字
——汪某志
当许灵丽拨通汪某志家人的电话时
一段尘封数十年的往事浮出水面
听到有些陌生的家人名字
汪流浪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痛哭
“真的感谢你们……”
当晚
他拨通了家人的视频电话
屏幕那头
是白发苍苍的父母
是年过半百的姐姐
久别重逢的泪水中有年少轻狂的悔恨
有愧对亲人的自责
更有跨越二十余载光阴的释然
原来他并非浮萍……
汪某志与家人的通话
“汪流浪”的故事
跨越23年
是几代城厢人“教育、感化、帮扶”的接力
是一场关于救赎的漫长叙事
从“无名者”到“汪师傅”
从四处流浪到落户归根
他的蜕变经历印证了
当无数双手愿意牵引
再深的黑夜也能凿开通往黎明的路
他的新生活刚刚启程
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暖心帮扶 让爱不再“流浪”
为派出所民辅警点赞
来 源 | 萧山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