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领域,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传来。具备一定条件的博物馆将有机会取消预约限制。这无疑是一大福音,让更多的人能够无需繁琐预约,直接踏入博物馆的大门,尽情领略那穿越时空的历史与艺术魅力。不再被预约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人们可以随时随性地走进博物馆,与古老的文物对话,感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这不仅能提升公众对博物馆的亲近感,也有利于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共享,让每一个热爱文化的人都能畅享这份精神盛宴,值得我们满怀期待。
最近,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博物馆要实事求是开展参观预约工作,能够确保安全并具备错峰、分流条件的场馆,原则上可以取消预约限制。
近年来,博物馆热成为一个重要文化现象。特别是每到寒暑假期间,热门博物馆的门票一票难求,网上预约名额往往是“一上线,就秒光”。因此,如今博物馆取消预约限制,是值得肯定的好现象。
这意味着,进博物馆参观更容易了,博物馆也在主动寻求与游客的对接,实现双向奔赴。通过提高管理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充足优质的文化体验,这也体现出博物馆公共服务意识的持续提升。
观众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山东烟台分馆了解古生物知识
不仅是取消预约限制,博物馆还在为广大游客提供越来越多的惊喜,比如,现在全年无休的博物馆正变得多起来。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茂陵博物馆都已经宣布取消闭馆日,实行全年无休。不久前,主持人敬一丹在参观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时表示: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在周一关闭,但是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却能在周一开馆营业,并且年中无休,“感到特别满足”。
“周一闭馆”是行业的惯例,主要是为博物馆设施、文物保养留出时间。但随着各地博物馆游的热度越来越高,游客希望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针对社会的需求,《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去年7月,国家文物局发布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热门场馆暑期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内参观编钟文物
这两天,全国各地都迎来了暑假,小朋友们逛博物馆的热情也是肉眼可见。这本身当然是一件好事,通过参观博物馆,同学们不仅能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还能和祖先对话、与历史握手、与未来相遇,这有助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
事实上,博物馆游的意义早已不限于博物馆自身,它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人气、拉动城市消费的经济效果。比如今年夏天,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在闭幕前连续一周24小时开放,开启“疯狂168小时”,也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重要流量入口。
所以,无论是从发展文旅产业还是从点亮城市品牌的角度看,持续提升博物馆的接待质量,都有着非常正向的意义。面对中小学生的出游热潮,不仅博物馆要积极行动,城市中的各相关部门也不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在保障公共安全、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深挖资源、精细管理、更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