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文明风
文明风7月2日讯 今年以来,晋安区以殡葬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统筹各乡镇(街道)多元举措,通过制度引领、宣传浸润、活动赋能三维发力,推动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绘就基层治理文明新图景。
制度引领筑根基,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机制
晋安区梳理修订红白事指导性文件,将殡葬改革纳入基层治理重要议程,推动213个村居修订村规民约,明确“丧事简办流程、宴席规模、殡葬用品标准”等细则。各乡镇(街道)将移风易俗写入居民公约,形成“制度约束+村民自治”双驱动格局。宦溪镇、寿山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模式,多次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引导村民倡导火葬、生态葬等现代殡葬方式。鼓山镇组织党员干部签订“文明祭扫承诺书”,发挥党员“领头羊”作用,带头简化丧葬流程,杜绝大操大办行为,形成“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的良性传导机制。
多维宣传强浸润,传递绿色殡葬文明理念
全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线上依托“晋安微文明”“今日晋安”等公众号推送倡议书,开展政策解读,各乡镇(街道)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文明殡葬移风易俗相关内容30余篇。线下如岳峰镇开展“纸钱换鲜花”活动,累计置换纸钱60千克,发放鲜花近千枝,以“柔性引导”推动观念转变。象园街道组织志愿者入户讲解,针对老年群体以拉家常方式普及生态安葬优势,分享成功案例消除顾虑。
实践活动促新风,激活文明殡葬内生动力
结合“我们的节日”,全区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清明节期间,开展“传承榕城文脉,共护清明新风”主题宣传月活动,发出倡议书3000余份,通过“清明祭英烈”网络祭奠等形式,将红色传承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新店镇以十番伬、闽剧等特色文艺形式开展移风易俗演出80余场,让政策宣传“活起来”。王庄街道、茶园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主题宣讲、文艺汇演等活动42场次,覆盖群众近1000人次。
下一步,晋安区将持续加强殡葬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推动文明殡葬从“倡导引领”向“自觉践行”转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文明动能。(晋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林燕娜)
下一篇:险资频频举牌港股公司有四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