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666分,这是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2级学子成瑞楠今年高考交出的成绩单,如师长们所预期,仍然一如既往地优秀。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既是她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见证,也让她成为了众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初中踏入天府中学校园,到高中以优秀成绩迈向新征程,成瑞楠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姿态。她究竟是如何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持续散发耀眼光芒?带着这份好奇,记者深入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对话成瑞楠和她的师长,探寻她的成长故事。
自律全面:铸就优秀学生的底色
从初中到高中,成瑞楠在天府中学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一直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活泼而不失稳重内敛,有着特别强的情绪管控能力。”这是成瑞楠给副校长张宏程的第一个印象。
在之后的接触中,张宏程愈发感受到成瑞楠思维的缜密。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日常交流,她提出的问题常常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深度思维能力。
在学习的道路上,成瑞楠始终保持着端正的态度,高度的自律和专注是她制胜的法宝。她一直以来有着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学习规划,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在学习过程中,她善于总结和复盘,面对成绩的起伏,都能够迅速找准问题的根源并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成瑞楠深知,扎实的基础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日常学习中,她从不因成绩优异而有丝毫懈怠。课堂上,她全神贯注,紧跟老师的节奏,认真汲取每一个知识点;课后,她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对每一个知识要点都反复钻研,力求吃透弄懂。
在笔记整理方面,成瑞楠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学习政治时,她遵循老师的建议,从题目中精准提炼有用的知识点,制作“一句话”笔记,不断积累答题术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数学错题本,她别出心裁地将问题与答案分开记录,复习时,通过反复练习这些错题,既能保持做题的手感,又能加深对易错知识点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复习时走马观花、知识点掌握不牢、错题反复错等问题。
“劳逸结合,注重效率。”这是成瑞楠一直秉持的学习理念。在学校,她全身心投入学习;回到家中,她懂得放松身心,合理调节自己的状态。课余时间,她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也爱看各类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她还喜欢与同学们交流谈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进步。正是这种高度的自律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了平衡,也让父母几乎不用为她的学习操心。
有着44年教书育人经验的班主任李燕萍对成瑞楠这位“关门弟子”赞不绝口:“成瑞楠这孩子特别踏实,心态也好,自主学习和规划能力强。”在李老师看来,优秀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好,成瑞楠就是全面发展的典范。她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和义务劳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凭借出色的表现,她先后荣获泸州市宪法素养竞赛一等奖、泸州市优秀学生干部、学校三好学生等诸多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全面发展的有力证明。
慎思善学:汲取破困前行的营养
“对于很多优秀学生来说,最怕的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或者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不足。”张宏程表示,成瑞楠最大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她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并能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成瑞楠善于巧妙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精准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以生物学科为例,起初她在基因等知识点的学习上存在短板,成绩并不突出。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她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深入研究相关知识,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三历史学习阶段,有一次检测成绩下滑到60多分,成瑞楠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第一时间主动找到历史老师,共同分析原因,查找错题根源。在老师的建议下,她找来高考诊断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同时借助网络资源DeepSeek梳理历史知识体系,借鉴其中的内容,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中,她的历史取得了87分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她自我提升的能力。
成瑞楠做题速度快,这让她在考试中有充足的时间检查试卷,避免了因时间紧张而产生的焦虑。但在高三的几次考试中,她发现这一优势也带来了弊端:由于做题速度过快,她在选择题、填空题等基础题上的失误较多。意识到问题后,她果断调整策略,放慢做题速度,强迫自己认真检查每一道基础题。经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她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答题节奏和方式。
考前一个月,成瑞楠也曾陷入浮躁的情绪中。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学习生活计划,让每一天都有明确的目标。通过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她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还成功稳定了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的挑战。
学校培育:插上梦想腾飞的翅膀
“成瑞楠的成功,是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张宏程自豪地说道。近年来,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从顶层设计到教学一线,都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学校创新成立了“凤凰书院”和“凤凰画院”,统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和特色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构建起了思维课程、培优课程、强基课程、竞赛课程等“四维”校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以“三类课型”为依托,打造规范高效的思维引领型双主体协同课堂。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优秀的学习品质。
在学校“1573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引智借力工程”,学校与巴蜀中学、石室中学等省内外知名学校建立了深度友好合作关系,实现课程共享、资源共享,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对拔尖人才进行联合诊断,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育人方案,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成瑞楠坦言,学校循序渐进的“四维”课程体系和与名校的联合培养模式,为她打开了全新的知识视野,充分挖掘了她的学习潜能,让她收获颇丰。
李燕萍老师认为,教育需要顺其自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时代特点。对于像成瑞楠这样自律性强的优秀学生,老师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和尺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无论是思想上、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做到恰到好处。
感恩之心:温暖向阳生长的力量
在成瑞楠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悉心培育和老师的关怀备至,让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安心学习、快乐成长。这份温暖,让她始终心怀感恩。
成瑞楠清晰地记得,高三阶段,各科老师会定期结合考试情况,为每一位学生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并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这种细致入微的育人方式,不仅让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让她深切感受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激励着她更加努力地学习。
每天晚上6点到7点的集体答疑时间,是成瑞楠和同学们最安心的时刻。班主任和三位学科老师会及时为大家解答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困惑。成瑞楠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成瑞楠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也认真负责。她总是乐于助人,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在班级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带头作用。李燕萍欣慰地说:“成瑞楠懂得感恩,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瑞楠将这句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和激励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积极拼搏的精神。怀揣着对历史的热爱,她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类专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她将带着这份信念和勇气,勇攀高峰,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
川江都市报记者 屈德辉 摄影报道
原标题:自律者胜 善学者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优秀学子成瑞楠的成长故事 来源:川江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