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我国,森林食物是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当前不少地方森林食物迎来夏季采收。
在江西广昌县旴江生态公益林场,这家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的木耳和樟芝。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建设了覆盖林场1000多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喷灌系统,有了充足的水源,食用菌产量增加了10%左右。
在云南勐腊镇的橡胶林里,竹荪正蓬勃生长。近年来,当地大力挖掘林下经济潜力,以党组织领办、社区集体出资、村民入股等方式,在当地居民小组橡胶林下种植了20亩竹荪。
森林食物涵盖了“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当前,我国木本油料供给多元化,木本粮食供应充足,还有林禽、林畜、林菌、蜂蜜等大量高品质森林食物,极大丰富了百姓餐桌。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中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
单一向多元发展 林下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林下种植养殖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依靠天然禀赋资源。很多地方推动产业从单一的种养殖向多元发展,从粗加工转向精深加工,提升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
云南丽江华坪县是著名的“芒果之乡”,在荣将镇龙头村的芒果园,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村民们忙着采摘芒果,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在销售鲜果的同时,当地还发展芒果深加工产业,建成了芒果原浆、芒果干及速冻果块等多条生产线。在这家合作社的生产车间,经过数字化设备清洗、切果、分装、消毒、打浆、灌浆等工序后,一瓶芒果果浆就新鲜出炉了。目前,当地芒果企业已开发出芒果汁、芒果干、芒果冻块、芒果醋、芒果酵素等一系列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并远销国际市场。
森林空间也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几天,湖南郴州安仁县的一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里,500亩林下套种枳壳相继成熟,村民正忙着将刚刚摘下的新鲜枳壳称重、装箱,运往加工厂。
新鲜采摘的枳壳运抵加工厂后,经过分拣、切割、烘烤等8道工序,青涩的鲜果就变成了附加值更高的中药材干货。从过去单一的初产品,到现在拥有14个精深加工环节的整条生产线,当地枳壳、山苍子等中草药的附加值翻了5倍以上。
森林景观 利用创造经济价值
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到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各地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渠道。目前,林下经济已发展成为不少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位于浙江天台县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6%,是个天然大“氧吧”。一大早,一场户外健身瑜伽体验活动在这里举行。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天台县因地制宜打造了森林康养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避暑养生。在与华顶国家森林公园仅有20分钟车程的新晋网红地“石梁炊烟”,当地开发了咖啡吧、啤酒馆等多种消费场地。目前,天台县已建成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3个、省级以上森林氧吧6个。
而在北方城市黑龙江伊春,良好的生态和适宜的温度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在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游客们结伴而行,赏奇石、观美景,漫步在林荫小道,陶醉在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伊春拥有400万公顷山川林海,森林覆盖率达83.8%。依托森林、湿地、空气等优势资源,当地着力打造了森林康养旅游集群。在生态旅游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带动了民宿、文创、林下产品等协同发展。
从2018年起,国家林草局先后推出多条全国特色森林旅游线路,线路涉及世界遗产、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国有林场等生态旅游地。目前,全国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带动数千万林农增收致富。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