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王益,不仅有山清水秀的旖旎风景,还有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透过大街小巷百姓生活的不同“窗口”观察,更能感受到“民生为大”的理念无处不在。
看力度,从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公益性领域集中到夯实城市供暖、供水、供气等民生保障,从盘活公共资源到境内高铁建设的加快推进,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务稳稳托起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温度,从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到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从关爱“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到构建居民满意、社区服务高效的社区圈,在问计不同群体、细化民生举措的过程中,解决群众所忧所盼。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王益区坚持将“人民至上”作为最大取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民呼我为”,聚焦“急难愁盼”,努力把惠民生、顺民意、暖民心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走进川口社区梅苑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绿化带里草木葱郁。这些年,为解决居民充电难、电动车占用消防通道充电、“飞线充电”等问题,消除因电动车充电不当可能引发的消防安全隐患,川口社区党组织高度重视非机动车违规充电整治工作,并将建设充电桩作为一项民生实事,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疏堵结合,有力有序推进。
把“小邻里”凝聚为“大家庭”,需要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该社区通过组织物业、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召开居民议事会,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建议,针对充电桩的选址问题、外形设计、充电插口数量、供电功率等问题展开商讨,了解居民们的实际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充电桩安装方案。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指导督促物业广泛征询业主意见,为充电桩的依法依规推进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截至目前,川口社区共增设23处非机动车车棚及充电桩点位,239个充电端口,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充电难题,为居民的安全上了一把“安心锁”。
民生为本在发展成果中彰显作风温度,王益区始终以“群众得实惠”为标尺,让作风建设成效浸润民心,化为群众可触可感的幸福图景。
“您的护士执业证首次注册业务已经办结了,可立即生成电子证照,实体证照可选择现场领取或者邮寄领取。”程女士在网上提交《护士首次注册申请》后,不久便接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来电。医护执业注册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跑一次”到“跑零次”、从“面对面”到“键对键”,得益于今年来,王益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以方便办事民众、提高审批效率为服务宗旨,大力推行医护执业许可和道路货物运输许可“无纸化”审批新模式,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行政审批效能“大提升”,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
过去“追着公章跑”、如今“围着需求转”,在王益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脚步提升服务温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暖心惠企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推进下,更是下足了功夫,通过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意识,狠抓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门好进、事好办”。
把“干的”和“盼的”相统一,将解决问题的“金点子”转化为改善民生的“金钥匙”,让各项工作始终扎根民意沃土,全力推动“干部干的”与“群众盼的”同频共振。近年来,王益区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落脚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单方施治”到“多方联治”的转变,让“民之所盼”切实转化为“政之所向”,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