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答卷
创始人
2025-07-02 06:41:04
0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秦文竞

清晨的薄雾漫过湄潭茶海,头戴蓝花布巾的采茶人穿梭在垄垄茶丛间,双手翻飞如蝶,将一芽一叶的翠色收入篓中;赤水河两岸叠翠流金,河水波光潋滟,白鹭掠过水面;雷山县黄里村新建成的芦笙广场上,碳汇款发放仪式正在火热进行,红光满面的村民款款唱起了“嘎百福”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贵州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高颜值不断转化为发展高质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产业化:从“绿色家底”到“致富资本”

“快帮我照一张,走廊两旁的树太有意境了。”仲夏时节,黔南州贵定县甘溪国家森林公园内,游客张女士沉醉于盎然绿意之中,“公园里空气好,和朋友在美景下留一张合影,是这个夏天最美的时刻。”

当游客在甘溪森林公园的如画风景中按下快门,他们定格的不仅是个人夏日的美好记忆,更是贵定人民倾力守护绿水青山、奋力铸就金山银山的生动缩影。

“如今的甘溪林场告别了过去低产低效的单一林相,正有序将马尾松、杉木等纯林替换为山桐子等木本油料的混交林。”甘溪林场场长史禹道出了林场的双重效益,“混交林不仅显著提升了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更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公园景观增添了斑斓色彩。”

绿茶、黔菌、蜂糖李……一个个绿色农产品成长为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贵字号”品牌;避暑贵州、漂流贵州、徒步贵州……一个个生态旅游新业态擦亮了“多彩贵州”招牌,生态优势持续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产业生态化:以“绿色低碳”突破增长瓶颈

遵义市仁怀茅台镇,四溢的酒香扑鼻而来,贵州酣客君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过去每制一吨酒需用水80吨,‘四改’后现在只需要14吨,节约66吨水。”贵州酣客君丰酒业酿造中心安全环保中心汪运河解释道。

自2021年开展“四改一建设”工作以来,仁怀已完成改造提升白酒企业995家,改造后的白酒企业生产每吨白酒用水量减少20吨左右,冷却水循环率80%以上。

贵州磷矿资源丰富,磷化工是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副产品磷石膏的处理,是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难关。面对全球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不足5%的困境,贵州磷化集团累计投入约30亿元,逐步破解磷化工高质量发展中固废利用这一关键难题。

“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硬是闯出了一条路,基本构建起石膏绿色建材、无水石膏高分子填料、循环制酸联产水泥‘三大产业化路径’,构建起副产磷石膏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链。”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说。

酒甑蒸腾的白雾在赤水河畔凝成清冽的甘泉,嶙峋的磷石膏变废为宝……贵州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改造,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生态环境治理:以“系统保护”筑牢生态根基

清晨,梵净山的薄雾还未散尽,护林员张树成已踏上巡山之路。他背着水壶、拿着望远镜,沿着蜿蜒山路穿梭。

这位与山林相伴了18年的守护者,见证着武陵山脉的生态奇迹:森林覆盖率增至97%,“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种群扩大到850余只,人工繁育的冷杉幼苗扎根海拔2300米绝壁,7925种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集聚于此,“动植物基因库”声名远播。

作为赤水河仁怀段的最大支流,五马河被列为赤水河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十年前这里还是酒厂污水直排,现在水质稳定在Ⅱ类,消失多年的胭脂鱼、岩原鲤又回来了。”正在巡河的仁怀市五马镇生态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郭小勇话音刚落,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从曾经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构生态治理体系:划定1376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启动新一轮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4.4万名五级林长织就网格化管护网络……202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3.3%,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9.1%,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愈发坚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最大,迈出重要一步! 转自:中国能源报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近日,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
明起广东局地最高气温或达37℃... 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7月2日预计,3日至5日,受逐渐加强的副高系统影响,广东高温炎热天气有所发展,局地...
药店老板被判刑,只因随意售卖这... 转自:扬子晚报药店卖药可以随便卖吗?不行。无锡的徐某被判刑三年,就因为其售卖了一些不该随意售卖的药品...
凯赛生物回购进展:已回购23.... 2025年7月3日,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披露了公司自2024年10...
国发股份:7月18日将召开20... 证券日报网讯 7月2日晚间,国发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7月18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