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加微信好友,备注小记者团,可咨询报名、参加活动等相关事宜。
咨询电话:15940423949
即日起关注“我爱家长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登记报名。
6月28日,沈阳药科大学“无涯”雕塑下,身着团服的小记者即将开启一场浸润药香的本草探秘之旅……
踏入校园,形似翅膀的“无涯”雕塑引人驻足,“我猜,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吧。”浑南八小蔡云嘉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小记者们沿着银杏夹道的静谧小路,走向古朴的杏白色建筑——中药标本馆。
对话先贤智慧 惊叹时光之美
在标本馆教师赵春蕾的讲解中,黄帝、扁鹊、华佗等先贤的故事徐徐展开。岐山一校鲁梓煜深感“药学殿堂的神圣与庄严”,表示这次参观“激发了我对药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让我对生命与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标本陈列区,封存的玻璃罐令小记者屏息。蔡云嘉细致观察说:“瓶口用蜡封着,只要不漏气,再放多少年都是原来的样子……它的美不是惊艳的美,而是默默无闻的美。”一年级的蔡云帆则惊喜地说:“我看到了穿山甲!还有拿水泡的药。太神奇了!”五步蛇、犀牛角、扬子鳄等展品,无声讲述着中药的广博与神奇。
巧手制香囊 大展风采姿
活动尾声,药香缭绕的大厅里,小记者们亲手缝制驱蚊香囊。蔡云帆兴奋地分享说:“我把所有材料都抓了一遍,我做的香包可好闻啦!”蔡云嘉则制作了蕴含祝福的“柿柿如意”香囊,内含白芷、薰衣草、丁香等十余味药材。触摸、辨识、缝制的过程,让书本知识化为指尖的芬芳记忆。
赵子嘉妈妈郭翠丽激动地说:“这样的活动太好了,老师讲得特好,团队气氛特好!”
一次药大行,一粒文化种。当“无涯”雕塑见证少年求索,当“大展风采”的童声在药香中回荡,千年智慧正以最鲜活的方式,在少年的心田生根发芽,点亮传承不息的文化之光。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刘子建、赵莞雯 摄影 王雁
小记者作品选登
蔡云帆 沈阳铁路第五小学长白二分校 一年十一班
今天我去药科大学啦!在那里我看到了穿山甲,而且那里还有拿水泡的中药材,好像刚摘的一样,真神奇!我看到保存标本的吸水纸,竟然是报纸,原来报纸还有这样的用处啊。接着,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驱蚊香囊,我把所有材料都抓了一遍,我做的香包可好闻啦!真是开心的一天!
鲁梓煜 岐山一校焕新校区 四年八班
今天有幸加入沈阳日报小记者团,参观了药科大学的小神农活动,我深感药学殿堂的神圣与庄严。校园内,中药标本馆里药品种类丰富多样,处处洋溢着知识的芬芳。我和同伴们身着小记者团服,穿梭于各种各样的标本展柜之间,专注而坚定。《沈阳晚报》的资深记者现场传授写作秘籍和制作中药香囊的方法,我收获满满。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药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让我对生命与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蔡云嘉 浑南区第八小学 六年一班
刚踏进药科大学的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像翅膀一样的雕像,下面写着“无涯”,我想起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在银杏叶窸窣的呢喃里,我和伙伴们走进中药馆。
一进入展厅,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和李时珍等中国医学翘楚映入眼帘。在老师的讲解中,我看到几排整齐的玻璃罐,里面的化学药剂是无色的,浸泡着中药材和可入药的动物。瓶口用蜡封着,只要不漏气,再放多少年都是原来的样子。我认识了五步蛇、犀牛角、梅花鹿、鹿茸、扬子鳄……还看到红军长征时收集的药材!光线透过瓶子射入我的眼睛,如此神秘。
参观过后,我们一起制作了驱蚊香囊。我把白芷、薰衣草、丁香等药材放入印有“柿柿如意”的香囊里。在药香的缭绕下,这次的中药之旅到此为止。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凝结先人智慧的中药以后一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大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