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在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推动下,近日,京津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河北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心共同签订《京津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联盟合作协议》,标志着三地在市场监管领域迈出协同发展新步伐。
近年来,天津市持续加强消费品召回制度建设,不断强化缺陷信息采集和技术研判,积极充实缺陷技术专家库,近三年累计实施缺陷消费品召回110余次,涉及电动自行车等产品5.5万余件,企业和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大幅提升。此次联盟的成立,将京津冀三地工作实践升级为区域协同机制,通过加深在缺陷信息共享、技术调查联动、标准协同制定等领域合作,探索跨区域“一地启动、三地联动”的快速召回模式。
联盟以“技术筑基”为核心,整合京津冀三地质检机构资源,建立覆盖缺陷识别、风险评估、召回实施的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三地缺陷召回技术机构将建立缺陷线索数据库,实现风险信息共享互通;以儿童用品、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为重点,联合开展线上缺陷会诊、跨区域检验检测及结果互认、召回效果评估等工作,缩短召回响应时间;探索编制区域性召回技术规范,破解传统监管中技术力量分散、重复建设、跨区域标准不一致等难题,为提升区域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整体水平夯实基础。
京津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联盟的成立,是京津冀地区在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通过跨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技术合作交流、标准统一等方面举措,强化缺陷风险评估技术交流,共同推动缺陷产品召回处置,全面提升区域召回效能,进一步筑牢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防线,为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