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朝阳新区建安小区,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走进孤寡老人邓秋玲家中,一边麻利地清扫房间,一边与老人唠着家常。不一会儿,房间就被打扫得整洁有序。“年纪大了,实在没精力收拾。”邓秋玲握着志愿者的手说,“我这腿脚不便,正愁没办法,你们就像及时雨一样来了,太感谢了!”
这样的温暖场景,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以红色基因赋能家政服务、托起民生幸福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妇联立足本地实际,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融入家政服务,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生服务之路,让职工群众的幸福生活可触可感。
红色沃土孕育特色家政品牌
白杨市是一片浸润着红色精神的土地。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见证着一代代戍边人的坚守与奉献,“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用6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忠诚与担当,孙龙珍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向前……白杨市妇联通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巾帼家政服务站与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让红色精神融入家政服务。
白杨市妇联联合当地的家政服务公司,构建了“培训+服务+就业”一体化体系,通过开展家庭保洁、母婴护理等免费技能培训,让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并以岗位对接、持证上岗等就业支持,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截至目前,白杨市已有4000余名女性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能,实现就业。
“我们希望通过家政服务这个载体,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白杨市妇联主席段晓梅表示。
精准服务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过去找家政服务,得四处打听,价格还不透明。现在有了服务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方便又实惠。”居民刘建江笑着说。
白杨市巾帼家政服务站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起精准服务机制。通过与社区、网格员紧密合作,全面摸排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特殊群体的需求,建立服务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无论是日常保洁、助餐送餐,还是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专业化服务让民生需求件件有回应。
据了解,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由各行各业的女性组成,每季度都会开展进社区服务活动。她们不仅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还给予他们情感关怀,陪老人聊天解闷,听他们讲述戍边故事,让老人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中有不少是兵二代、兵三代,她们深受父辈影响,无私奉献,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照顾这些老人,就像照顾父母一样,看到他们开心,我们就觉得付出的努力很值得。”志愿者王素娟的话语代表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多方联动书写新篇章
家政服务进社区,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白杨市妇联与各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发挥信息化优势,推动家政服务线上平台建设;妇联深耕线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
为推动家政服务向基层延伸,白杨市妇联积极与团场对接,在各团场设立服务点,让更多职工群众享受便捷的家政服务。此外,还主动与塔城地区妇联合作,深化兵地家政服务交流,联合开展家政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兵地妇女就业创业,推动兵地融合发展。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白杨市妇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据悉,下一步,白杨市妇联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把巾帼家政服务站打造成妇女信赖的“娘家站”、职工群众点赞的“幸福站”、社会认可的“示范站”,以家政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民生”,让红色精神在家政服务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