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国)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获悉,重庆市《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于7月1日起全面实施,该标准系全国首个聚焦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
当前无堂食外卖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但由于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相关标准的缺失,部分商家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此次发布的《规范》从准入门槛、场所要求、加工制作、包装配送等六大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填补了行业标准的空白。
无堂食外卖,主要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方式接受订单,不具备提供现场就餐服务条件,将食品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的餐饮经营模式。《规范》提出,无堂食外卖商户须具备食品经营许可、明厨亮灶等基础资质,并建立数字化食安追溯系统。在加工过程中,应遵循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基本原则,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安封签或其他形式的密封应在开启后无法恢复原状。加强送餐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配送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食品不受污染,配送时间应合理控制,保障食品的温度和品质。
《规范》还明确了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职责,平台需确保商家经营场所信息与许可证载明地址一致,并配合监管部门实现“视频监控+订单数据+配送轨迹”的三维监管。外卖包装需标注食品名称、规格、加工时间等12项核心信息,并使用食安封签进行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