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7月1日上午,在观山湖区朱昌镇郝官村的水稻飞防作业现场,专业农技人员在远离农田的指定“兑药区”,熟练地将药剂、助剂、清水混合注入无人机的专用药箱。随着指令下达,满载药液的无人机在农机手操控下平稳升空,在距离地面2.5米左右的高度,无人机灵巧地穿梭于田间,喷出的药雾如一层薄纱,均匀地覆盖在水稻植株上。整个作业过程高效、精准,安全性与效率得到充分体现。
近期正值秋粮生长的关键时期,但也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的高发期。观山湖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于6月28日全面启动无人机飞防植保专项行动,通过构建“空地协同”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为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织密病虫害防护网,全力护航全年粮食稳产增收目标。
“观山湖区从2022年开始,已连续四年开展大面积无人机飞防业务。相较于传统的植保防治技术,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要高得多。”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科高级农艺师谢代容介绍,人工施药日作业量为单人10亩到20亩,而一架植保无人机的单日作业面积可达250亩到300亩,效率提升近15倍,特别是在玉米高杆作物田块中,无人机桨叶气流可吹动药剂穿透作物冠层,解决了人工施药“够不着、打不透”的难题。
除在作业效率上得到极大提升外,在操作安全上,作业人员因远程操控即可完成施药而避免了接触农药带来的风险。同时,无人机还能突破地形限制,依托卫星定位和智能规划系统,可适应丘陵、坡地等复杂地形,实现“无死角”覆盖,特别适用于规模化种植基地。
今年以来,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观山湖区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构建起“监测预警-精准防控-技术普惠”全链条保障机制。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专业化服务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无人机统防统治工作,截至7月1日,已完成3000亩核心示范区飞防作业,覆盖朱昌镇、百花湖镇、金华镇等粮食主产区。
除飞防作业外,观山湖区还打出统防统治“组合拳”。谢代容介绍,在强化监测预警上,加强系统监测、充分研判风险、严格信息报送,并组织发动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拉网式普查,明确防控对象和重点区域,科学决策、指导防控。同时,根据秋粮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实际,引导生产者科学选药、合理用药,提高防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安全性。另外,为着力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印制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彩色挂图、折页和明白卡等,帮助农户进一步掌握病虫害防治相关实用技术,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抢抓农时做好防控。
“以前打药要请8个人干3天,现在无人机1个小时就完成了。”在朱昌镇郝官村飞防现场,一位村民说。
通过“天、地、人”协同发力,观山湖区正全力筑牢秋粮病虫害防线,力争实现“虫口夺粮”,为全年粮食稳产丰产奠定坚实基础。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智能农机普及力度,今年实现粮食主产区飞防作业达到10000亩次,让科技助力农业飞向高质量的现代化征程。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观山湖区:无人机飞防助力“虫口夺粮”》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抚州市总: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进企业
下一篇:零售业杰出企业最高奖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