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推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2024年“诚信之星”,来自重庆铜梁的陈淑梅获此殊荣。
此次发布的“诚信之星”分别是: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南石店村村民刘平贵、李继林夫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巴音哈拉嘎查牧民、护边员阿迪雅,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漠河市分公司北极村支局投递员王秀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副所长姜经纬,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金南镇退役军人服务队队长於如桂,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远泰食药用菌研究所所长谢远泰,广西壮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培文,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袁家社区居民陈淑梅,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艾湾村村民刘金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付志周。
2013年,陈淑梅和李其云的独子意外身亡,留下67万元债务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两位老人强忍着丧子之痛,打零工、卖包子馒头……多年来起早贪黑,一分一厘攒钱,用辛劳和汗水,替子还债、抚养孙子,树起了“诚实守信”的金字招牌,赢得了债主的信任和群众的赞誉。
发布现场播放了“诚信之星”先进事迹视频短片,“诚信之星”讲述了自己的诚信追求和人生感悟。他们有的以诚立身、自强不息,身处困境仍然不忘履约践诺、言信行果;有的谨守誓言、履职尽责,多年如一日巡守边疆、兴边造林;有的言出必践、敬业奉献,用自身行动书写岗位故事、塑造职业形象;有的诚信经营、勤业精业,带领乡亲一道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是诚信价值理念的模范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良好精神风貌。
7月2日晚,“诚信之星”发布特别节目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播出。
重信守诺、诚信经营的“包子婆婆”——陈淑梅
陈淑梅,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六顺花园居民。独子意外身亡,留下67万元债务和两个幼小的孩子。陈淑梅强忍丧子之痛,向债主们承诺替子还债。两千多个昼夜,她和丈夫起早贪黑售卖出100万个包子,终于还清了儿子欠下的债务,用辛劳和血汗,扛起了一诺千金、替子还债的担当,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包子婆婆”。2015年,陈淑梅夫妇被评为“中国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2017年,陈淑梅夫妇被评为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9年,陈淑梅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2025年,陈淑梅获评全国“诚信之星”。
李其云、陈淑梅夫妇重信守诺,义无反顾替子还债
“曾经我也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陈淑梅时常会翻看儿子的照片,喃喃自语。
曾经,陈淑梅的儿子在重庆一家塑钢厂开车跑销售。陈淑梅先后到广东、重庆打工,李其云则一直在砖厂、电镀厂做力气活。一家人为了幸福生活各自努力打拼。
2013年4月18日,陈淑梅31岁的独子的儿子李道生爬上水泥罐车整理物品时,不小心从车顶跌落,头部受重伤不治身亡。
噩耗如晴天霹雳,让陈淑梅和老伴痛不欲生。两位老人还来不及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便有债主上门讨要欠款,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李道生做生意欠下了67万元“巨债”。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没有继承遗产的情况下,父母没有义务偿还债务”,陈淑梅却没有因此拒绝还债,“这些钱也是别人的血汗钱,我们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向债主们许下诺言:“儿子的债,我们来还,绝不赖账!”夫妻二人拿出李道生的死亡赔偿金和家里的所有积蓄,按照借款顺序偿还了50万元,还剩下17万元欠款。
2013年5月,在邻居的帮助下,陈淑梅到城区一洗衣店当了洗衣工。每天不停地搓洗和冷水浸泡,时间长了,陈淑梅双手关节患病,一沾水就钻心地疼。没有钱不敢进医院,实在忍不住了,她就买点消炎药和止痛药。
后来,在社区干部、小区物管和热心邻居的帮助下,陈淑梅在小区内开起了早餐摊。每天凌晨两三点钟,陈淑梅和丈夫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烧水,和面,做包子、馒头,上笼蒸熟,煮稀饭,准备咸菜……然后把做好的稀饭、馒头、包子抬到下面的摊位上,每天要来来回回跑好几次,全身常常被汗水打湿。
日复一日的辛劳,一分一厘的积攒。直到2018年,陈淑梅夫妇卖出了近100万个包子馒头,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陈淑梅做包子诚信经营,用良心做出好包子
陈淑梅做的包子,个大料好、价廉味美,好多顾客慕名而来。最多的时候陈淑梅一天要卖七八百个包子。周边有市民说,“我从初中开始吃,现在自己的孩子也上幼儿园了,每天的早餐依然是‘包子婆婆’的包子”。
从第一天做包子起,陈淑梅就定点在一家经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专营店里买猪肉,这里猪肉新鲜、质量好,单价比一般猪肉高出好几元,后来老板被陈淑梅的诚信和执著所打动,每斤售价主动降价2元。
“做包子馒头的其他食材,宁愿多花钱也要买最好的,从不用不合格的,采购的面粉也是特级的”,左邻右舍对她的诚信经营无不交口称赞。
“再穷也不能缺德。”陈淑梅说。
当街上其他人的包子已经卖到1元1个,陈淑梅仍然坚持每个包子卖5毛钱,十年都没有涨价。好多人劝她该涨涨价了,可她说,这么多好心人都来帮助支持她,她非常感激,所以价格不能上涨。直到现在,随着物价的上涨,别家的包子都卖到1.5元1个了,陈淑梅的包子才卖1元1个。
陈淑梅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没有这些好邻居,我可能早都活不下去了,我们一家也没有今天,我要用自己的诚信和良心来回报大家,把感恩之心包进馅里”。
陈淑梅参加梦想驿站温暖回家路活动:到车站慰问回乡民工弘扬诚信,传递社会正能量
荣誉是肯定,也是激励,更是责任。
获得荣誉后的陈淑梅夫妻二人,怀着感恩之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引领新风正气,让诚信之光照亮身边每一个人。
“我们要懂得感恩,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回报这个社会,把自己的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全社会都讲诚信、守信用。”陈淑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疫情期间,陈淑梅夫妇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主动申请到寒风肆虐的电力村河边卡口执勤。换班后,其他人累了都选择回家休息,可包子婆婆夫妻俩每天还要做2000多个包子,为奋战在一线的值守人员送去。执勤的民警、环卫工人、社区干部、志愿者等上千人都吃到过包子婆婆送来的大肉包子。
疫情期间慰问社区工作人员每年铜梁马拉松比赛,选手们都可以吃上“包子婆婆”送上的“加油包”,感受铜梁的城市温度。每年重阳节,“包子婆婆”会为巴川街道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爱心包”。每年春节,铜梁车站下车的返乡农民工,也都会免费吃上“包子婆婆”送上的热气腾腾的包子。空闲时间,陈淑梅夫妇还会帮助小区打扫卫生,帮助小区左邻右舍调解小矛盾。
10余年来,陈淑梅免费送出近5万个包子馒头,参加了13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更多正能量,让诚信榜样的光芒接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