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发生变更。
6月30日晚,苏州银行(002966.SZ)发布《控制权变更公告》称,今年1月14日~6月26日期间,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发集团)因集中竞价增持、可转债转股、被动稀释等原因,与其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对该行的持股比例达到15%。苏州银行控股股东变更为国发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苏州市财政局。
上述增持资金来源于国发集团、东吴证券的自有资金,合计支付金额达到9.98亿元。
国发集团为苏州市财政局全资控股的金融投资平台,旗下囊括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等多元金融牌照。自去年9月至今,国发集团已数度增持苏州银行,对该行的持股比例从去年9月的11.82%增加至最新的15%。
国发集团还在公告中称,此次权益变动的目的和原因是为响应苏州市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要求,并基于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进一步聚焦金融主责主业,增加国发集团金融资产规模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权变更》公告发布同日,国发集团再度抛出不少于4亿元的增持计划,拟在自7月1日起的6个月内继续加码苏州银行。
7月1日,苏州银行更是以5.13%的涨幅领涨板块。当日同花顺银行板块收涨1.84%,42只个股悉数飘红,厦门银行、杭州银行涨超3%,建设银行、齐鲁银行、渝农商行等10只银行股均涨超2%。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苏州银行迎来控股股东
国发集团的增持之路仍在继续。
据苏州银行发布的最新增持计划公告,基于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自7月1日起的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不少于4亿元的苏州银行股份。
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公告中同时承诺,上述增持计划完成后的6个月内,将不减持此次增持的股份。
对于后续增持计划,华泰证券7月1日一份研报指出,国发集团后续将增持不少于4亿元,根据理论持股比例上限20%测算增持上限约为20亿元,呵护后续(苏州银行)估值空间。
在国发集团持股比例达到15%之前,和绝多数A股上市银行一样,苏州银行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除苏州银行外,目前A股上市银行仅有5家有实控人,分别为邮储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西安银行、成都银行。
图片来源:Wind国发集团“增持”伴随着苏州银行股价上涨。1月14日~6月26日,国发集团持股比例增加至15%区间,从苏州银行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该股区间涨幅达到15.57%。
国发集团数次增持的背后,苏州银行基本面表现较为强劲。
据苏州银行一季报数据,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0亿元,同比增长0.76%;实现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6.80%。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3%,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447.20%,较上年末下降36.3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一季度,苏州银行总资产为7271.54亿元,较年初增长4.82%;总负债为6670.36亿元,较年初增长4.48%。
作为金融投资平台,除苏州银行外,国发集团还投资了江苏省多家金融机构。
根据相关披露,截至6月30日,国发集团对东吴证券、东吴人寿、苏州信托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4.33%、31.72%、70.01%。国发集团成立于1995年,以金融业、数字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为主业。2024年,国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实现净利润33.13亿元,同比增加7.96%,资产总额达到2570.34亿元。
国资大股东频频出手增持银行股
除苏州银行外,年内伴随着银行股出现普涨行情,多家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增持。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6日,年内已有苏州银行、青岛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无锡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9家银行的重要股东官宣拟增持或实施增持;除此之外,兰州银行、厦门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等5家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加入股份增持阵营。
国资大股东对当地上市城商行的增持也较为常见。
6月12日,青岛银行(002948.SZ)公告称,出于对该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其子公司增持该行股份,增持后其对该行的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青岛国信集团由青岛市国资委100%持股,是青岛市人民政府授权青岛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
4月12日,南京银行(601009.SH)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2024年10月8日~2025年4月10日,该行第二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7713.05万股该行股份;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了1.73亿股该行股份,占总股本的1.56%。
其中,紫金投资为南京市属金融投资控股集团,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则由江苏省省属国企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
对于近年来地方国资大股东频频增持本地区域行,上述华泰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对于银行而言,地方国资入股有助于优化治理结构,稳定发展预期,整合区域资源。
“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股股息回报性价比较高、派息较为稳定,股价波动相对较小,且估值仍较低,配置价值突出,发达地区的区域行更凭借优秀信贷投放、息差管理和风控能力,基本面韧性较强,对于地方国资而言亦是优质投资标的,这既符合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也有利于产融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该研报称。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也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国资已成为地方中小银行增资扩股的重要力量。同时,政策也积极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等方式,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