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价分化到什么程度了?
同一个城市,哪怕相隔几公里的小区。那边新房豪宅大家都在抢,这边二手房业主大甩卖。
决定房价的是地段,这话没错。但几乎相同的地段,房价分化也这么严重,就很奇怪了。
什么原因呢?先看看四月份房市的情况。
5月14日,央行公布了4月份金融数据报告。其中,4月份短期贷款(主要是消费贷)减少了4019亿元,中长期贷款(房贷)减少了1231亿元。
房贷增量为负,就是还款的量比贷款的量还多。
5月20日,四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其中房产销售面积同比-2.4%,降幅小幅扩大,销售金额同比-6.6%,环比-40.2%。
而住宅销售均价在四月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同比增速-4.3%,新房的一线城市价格由上涨转为持平,二线继续持平,三线环比下降0.2%。二手房的一线价格从上涨转为下跌,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跌幅扩大。
另有数据显示:百强房企1-4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0181.7亿元,同比降低6.7%。2025年4月份百强房企单月销售规模,仍是过去7年来最低值。
总结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
2025年,虽然土拍市场曾一度“地王频现”,但都是优质地段的豪宅项目。“五一期间”,一些售楼部确实出现了抢房潮,但抢的都是150平以上的豪宅大平层,均价在15万/平方米以上。
可见,楼市的分化趋愈越演愈烈。
现在的中国房产市场,犹如夜空中繁星点点,亮的地方是一些优质豪宅项目,房价和销量在增长,很多普通住宅量价持续低迷。这就导致了相隔几公里的小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产品不一样了。
现在需求旺盛的是核心城市的高端住宅,它们是第四代住宅,是政策层面倡导的“好房子”。低容积率、高得房率、绿色住宅。而卖不出去的是广大城市的刚需小户型和一般改善户型,被淘汰的老旧的二手房户型。
当房产泡沫破灭,房子成为消费品,折旧是购房者必须要考虑的。只有在新房、次新房中才能找到好房子。也许两处房产只隔一条街,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代表两个时代的产品了,市场表现当然就不一样。
其次是房产行业的结构变了。以前房地产行业是高周转、高杠杆,迅速拿地——盖房——预售——回款——再拿地。因为房子不愁卖,所以房子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房企也是良莠不齐。
而如今是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轨制,在市场上流通的优质商品房变得越来越稀缺,即便是保障房,对品质也有要求。所以,大量在疯狂时期开发出的房产会失去市场,尽管地段可能并不差。
此外,决定区域房价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产业,就是有多少新创造的GDP砸在一片区域内。如果高科技企业扎堆在一处,那里的房价不涨也难,因为租售比就会很高。
现在的情况就是在经济整体疲弱的情况下,以AI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创富能力愈发强劲,有购买力的人群集中在很小的区域,与周边相比,房市的分化就更显严重。
选择大于努力,在买房这件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