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男子喝菊花茶后头晕、失去意识,竟3次被同事“下料”……
创始人
2025-07-01 21:01:32
0

为了套同事工作计划,男子竟然多次在杯中“下料”,导致同事身体不适……

日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欺骗他人吸毒案,被告人李某三次给被害人小王的杯中投入“真话水”,最终因这样的行为受到刑事处罚。

资料图/视觉中国

三次在同事杯中“下料”

在一次出差期间,李某在酒吧偶然接触到了“真话水”。介绍“真话水”渠道的人说:“这个只需要几滴,让人喝下就会说真话。”这引起了李某的好奇,想要试验真假。为了套取同事小王的工作计划,他选择了小王作为试验对象。

一天晚上,李某与小王相约到饭店吃饭。就在小王毫无防备之时,李某趁机在他的杯子里滴入“真话水”,随后倒入菊花茶,欺骗小王饮用。

不久后,小王出现头晕、失去意识等症状,并于次日前往医院就医。经检验,小王的尿液和头发中检出氯硝西泮、赛拉嗪等镇定剂成分。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李某第一次给小王“下毒”。小王回忆起之前与李某两次吃饭后,也同样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自己还曾两次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是熟人作案,直至第三次出现相同的症状,小王才有所怀疑。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李某如实供述了全部三次作案事实。除了这次“下毒”,自己还曾在前几个月两次与小王的聚餐中,对其投入了“真话水”。

新型毒品隐蔽性极强

经查,李某所携带的“真话水”,成分为氯硝西泮、赛拉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氯硝西泮属于国家管制二类精神药品,兼具药品、毒品属性。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欺骗他人吸食毒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检察机关提醒,如今,新型毒品的隐蔽性极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它们可能伪装成奶茶、跳跳糖、小饼干,甚至是普通的饮料,外观、气味和口感与日常食品无异,还会借助社交软件进行隐秘交易,包装上印着“特制”“限定” 等字样诱导好奇心理。

因此,在社交时,哪怕面对熟悉的人,也要时刻保持警惕!要做到聚会时饮品勿离视线;拒绝陌生人递来的食物,不吃别人“特别推荐”的饮料、食物及香烟;若发现自己出现头晕、呕吐、意识模糊等异常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认清这些新型毒品

转发周知!

来源 | 羊城晚报综合新闻晨报、央视新闻

编辑 | 谢杨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生六...  早在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为了保证全世界儿童的...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生六...  节日由来  国际儿童节[1]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
最新或2023(历届)六一儿童...  国际儿童节  The World Conference for the Well-being of...
淬火匠心竞锋芒 誓言如磐护桑榆 转自:贵州日报闭幕式后,贵阳工商养老公司班子成员与获奖选手及员工等合影。6位获奖选手代表在《养老服务...
刚刚,苹果绝密计划曝光!3年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新智元报道编辑: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