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承压(2025.6.23-2025.6.29)
创始人
2025-07-01 19:41:08
0

分析师:蔡梦苑

登记编号:S0890521120001

分析师:周佳卉

登记编号:S0890525040001

投资要点

监管和行业动态:1、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2、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迎来“年中考”。据上海证券报,当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透露6月底前完成估值整改的半年度计划,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前银行理财公司估值整改主要集中于收盘价估值法。3、6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底增长6,255.33亿元。

同业创新动态:工银理财、中邮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6月23日,全球制冷控制与汽车热管理领域龙头企业三花智控(股票代码:2050.HK)在中国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工银理财、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分别获配2000万美元投资份额。

收益率表现:上周(2025/6/23-2025/6/29,下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2%,环比上行1BP;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2%,环比上行2BP。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收益差环比回落1BP,长期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仍多数环比不同程度回落,在股债跷跷板效应、资金面季节性收敛、地缘政治风险缓释和理财季末回表等因素影响下,债市震荡偏弱。6月末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迎来“年中考”,在估值整改深化与低利率环境的双重驱动下,理财公司普遍下调了业绩比较基准,预示着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内或仍将承压,加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强化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仍是理财公司破局的关键路径。

破净率跟踪: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83%,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仍位于低位,信用利差环比收窄1.56BP。5月以来信用利差持续收敛,目前被压缩至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附近,性价比有限,后续密切关注信用利差走势,若持续走扩,或将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风险提示:本报告部分数据基于数据供应商,可能为市场不完全统计数据,旨在反映市场趋势而非准确数量,所载任何意见及推测仅反映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及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推介。

01

 要闻提炼

监管和行业动态

六部门: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据财联社报道,当前我国家庭资产结构呈现“重不动产、轻金融配置”的典型特征,庞大的非现金资产如何转化为适配的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破局的关键胜负手。银行理财作为重要的金融产品,如何完善产品创新,满足客户日益丰富、多元的投资需求亦至关重要。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迎来“年中考”。去年12月,监管部门明确,银行理财公司不得违规使用收盘价调整、平滑估值、自建估值模型等方法来平滑净值波动,应采用中债、中证及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第三方估值,资管计划应穿透管理。据上海证券报,当前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透露6月底前完成估值整改的半年度计划,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整改的主要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丰补歉”;另一类是收盘价估值法。现阶段,涉及收盘价估值整改的产品数量更多、资金规模更加庞大,因此银行理财公司估值整改主要集中于收盘价估值法。

中基协: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6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发布的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底增长6,255.33亿元。据澎湃新闻,此为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自2024年以来第八次创下历史新高。此前的2024年2月、4月、5月、7月、9月与12月,以及2025年4月,我国境内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均创下历史新高。

同业创新动态

工银理财、中邮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6月23日,全球制冷控制与汽车热管理领域龙头企业三花智控(股票代码:2050.HK)在中国香港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工银理财、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分别获配2000万美元投资份额,其他基石投资人还包括英国施罗德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和韩国未来资产等多家全球一线投资机构。工银理财创新推出“固收+港股IPO”策略系列产品,采用港股IPO投资策略增厚收益,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港股IPO项目投资机会。中邮理财以“五篇大文章”为指引,不断夯实权益投资能力建设,秉承绝对收益、稳健低波的理念,积极布局多资产多策略,“固收+产品”快速发展。

02

收益率表现

上周(2025/6/23-2025/6/29,下同)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2%,环比上行1BP;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2%,环比上行2BP。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收益差环比回落1BP,长期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仍多数环比不同程度回落。

上周在股债跷跷板效应、资金面季节性收敛、地缘政治风险缓释和理财季末回表等因素影响下,债市震荡偏弱。信用利差经历5月以来的持续收敛后仍处于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区间,环比小幅回落。5月以来,在银行理财负债端扩容(存款利率下调引发"存款搬家"效应)、公募基金增持(信用债ETF等指数基金产品快速扩容)等非银机构的增量资金支撑下,信用利差持续收敛。

银行理财产品主配信用债,但信用债价格受无风险收益率、久期及信用利差等因素共同影响,当周若无显著变化,产品周度收益率波动难以归因于单一短期因素;且鉴于不同产品净值披露日与频率各异,其短期收益率与债市变动难以精确映射,或存在一定滞后。长期限产品因负债端稳定性更强(流动性补偿)、资产久期匹配能力更优,收益率通常高于短期限产品,且因其久期更长,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更高,故收益变动更显著。

6月末,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迎来“年中考”。流动性、安全性与收益性作为三大投资目标,往往难以兼得。随着整改深化,原有净值平滑手段被抑制,鉴于理财客群对净值波动的容忍度普遍较低,理财公司为有效管理波动,配置重心或更多向低波动、高流动性资产倾斜,从而客观上限制产品的收益空间。在估值整改深化与低利率环境的双重驱动下,理财公司普遍下调了业绩比较基准,预示着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内或仍将承压。未来,加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强化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仍是理财公司破局的关键路径。

03

破净率跟踪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83%,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仍位于低位,信用利差环比收窄1.56BP。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通常当破净率突破5%、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超过20BP时,理财产品负债端或面临赎回压力。但需注意,破净率变动相对信用利差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受数据样本完整性与时效性的制约,周度波动或更多体现短期市场情绪,难以充分揭示二者的规律性关联。

5月以来信用利差持续收敛,目前被压缩至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附近,性价比有限,后续密切关注信用利差走势,若持续走扩,或将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风险提示

本报告部分数据基于数据供应商,可能为市场不完全统计数据,旨在反映市场趋势而非准确数量,所载任何意见及推测仅反映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及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推介。

(转自:华宝财富魔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江控股完成股份回购计划 累计...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62)今日发布公告,宣布其...
原创 餐... 餐饮业规模困局:你的“成功密码”为何一复制就失灵? 第一家店天天排队,收银机叮当作响,赚得盆满钵满。...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超2万亿元...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上半年,地方债放量发行。《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
上海银行可转债累计转股244万...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229)发布公告披露,截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