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婚姻家庭纠纷,如何更有效地定分止争、修复情感、促进和谐?近日,新疆和田市人民法院拉斯奎人民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召开婚姻家庭纠纷专题调研座谈会。法庭特邀辖区乡镇分管妇女工作领导及部分优秀村(社区)妇联主席齐聚一堂,聚焦源头治理与多元化解,共同为解开“家事千千结”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丈夫嫌妻子花钱大手大脚,双方经常因购物的事吵架”“媳妇给娘家买东西,婆婆就数落媳妇‘胳膊肘往外拐’”“丈夫酗酒,喝醉了还打老婆”。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从基层治理视角切入,深度解析了当前婚姻家庭纠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扎根一线的妇联主席们聚焦难点问题,以丰富实践案例为切口,相互交流调解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与有效应对策略,分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方法与经验,为法院调研提供详实的一手素材。
法官现场支招!针对座谈会上集中反映的家暴证据收集困难、家庭财产管理争议等问题,以及姻亲矛盾边界不清、家庭沟通障碍等现实困境,参会的法院干警结合审判实践,给出专业务实的法律指引和具体操作建议。一是应加强婚姻家庭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普及婚姻知识和沟通技巧,提升夫妻双方对婚姻的认识和责任感。二是村(居)委会要勤摸底、多留心,定期对辖区内的婚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劝和,把火苗扑灭在刚冒头。三是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性,邀请懂心理的调解员、懂法律的明白人参与调解,提高调解成功率。
和田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威表示,此次座谈会为摸清辖区内婚姻家庭纠纷的症结,明确改进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下一步,法院将持续深化协同,凝聚“法院+乡镇+基层妇联”合力。一方面,要深挖矛盾根源,关注情感沟通、经济压力、观念差异等关键诱因;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发挥妇联主席“基层触角”优势,前移解纷端口,坐实法官指导工作,推动矛盾“化于萌芽”,以司法温度守护“小家”安稳,护航社会“大家”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关乎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此次婚姻家庭纠纷专题调研,是和田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延伸司法服务、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从“坐堂问案”到“下沉问需”,从被动裁判到主动融入多元解纷格局,和田市人民法院将继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探索一条前端更主动、解纷更高效、修复更有力、群众更满意的婚姻家庭纠纷化解之路,以法治之力守护万家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