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天津报道
“我们诚邀中国企业探索港口、物流、交通网络、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区等优先领域的合作机会,埃及为上述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投资环境。” 埃及投资和外贸部长哈桑·哈提卜(Hassan Elkhatib)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哈桑·哈提卜在会上表示,当下,持续了近40年的全球化正遭遇逆风,更有民粹主义、边境限制等问题影响,需要各方从更宏观视角看待贸易问题。贸易是合作伙伴间的关系,需要培养;需要通过投资而非关税来平衡贸易。
近年来,中国与埃及的贸易、投资等各领域合作不断蓬勃发展。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是埃及第十大投资来源国。“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贸易多元化,提高埃及对华出口产品的价值,确保更加平衡、可持续的经济关系。我们高度赞赏中国决定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的举措,这被视作促进埃及对华出口的重要机遇。鉴于中埃战略伙伴关系的紧密和潜力,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国跻身埃及前五大投资来源国。”哈桑·哈提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6月23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北京会见埃及投资与外贸部长哈桑·哈提卜。双方就落实两国领导人合作共识,深化双边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新兴领域合作,加强在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框架下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哈桑·哈提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我对此次会见深感荣幸,同时对中方的热情款待以及双方富有建设性的对话表示衷心感谢。此次会见为交流专业知识、扩大贸易和吸引新的投资搭建了绝佳平台,使两国均能从中受益。”
据哈桑·哈提卜透露,目前,约有2854家中国企业在埃及开展业务,涉及玻璃纤维制造、家电、纺织、食品工业、动物饲料生产等战略行业。诸如海尔电器、安琪酵母、新希望、华为、OPPO、美的等中国领先企业已经在埃及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为当地工业发展做出贡献,并创造了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中国企业赴埃投资存在广阔机遇。在哈桑·哈提卜看来,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埃合作的基石,特别是与机场、海港、铁路相关的项目。此外,埃及还致力于吸引中国在汽车制造、制药、可再生能源等高价值领域的投资,并欢迎布局研发中心、技术与职业教育等关乎可持续增长的领域。
“埃及为改善投资环境实施了广泛改革,包括结构性改革和税收政策改革、《投资法》的修订、许可证平台的统一、一站式服务的激活、综合投资地图的建立等。”哈桑·哈提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根据埃及的《投资法》,企业可根据项目所在地享受30%~50%的税收优惠,与员工培训、研发相关的额外优惠高达35%。中国企业在埃及投资设厂、开展业务,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埃及的《投资法》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强化了本地与外国投资者之间平等的原则。埃及致力于加强投资合作,特别是依托“黄金许可证”(Golden License)这一战略项目的快速审批机制。与此同时,埃及正在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期撬动私人资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埃及投资和外贸部长Hassan Elkhatib 世界经济论坛供图)中埃围绕电动汽车合作前景广阔
《21世纪》:6月23日,你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北京会见。对中国与埃及的合作前景有何期待?
哈桑·哈提卜:我对此次会见深感荣幸,同时对中方的热情款待以及双方富有建设性的对话表示衷心感谢。事实上,中国与埃及的伙伴关系源远流长,在多个领域不断蓬勃发展。基于过去数十年相互尊重、共同利益与战略合作,我们高度重视在各领域加强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我们正准备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这一历史性里程碑反映了双边关系的牢固。
值得一提的是,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此次会面期间,我们回顾了中埃经济合作的关键领域,特别关注增加中国在埃及的投资,进一步巩固双边经贸关系。我们还探讨了新的路径,以深化与埃及国家发展重点相契合的合作,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
我们相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2030愿景”对接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港口、机场、铁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这些项目对于促进互联互通和推动贸易往来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热衷于推进金砖机制下的合作,尤为关注支持女性企业家和中小企业。 可以说,此次会见为交流专业知识、扩大贸易和吸引新的投资搭建了绝佳平台,使两国均能从中受益。
《21世纪》:你如何评价当前中国与埃及在贸易、投资方面所处的水平?双方围绕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业园区等领域预计有何升级合作计划?
哈桑·哈提卜: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希望在此坚实基础上继续发展。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贸易多元化,提高埃及对华出口产品的价值,确保更加平衡、可持续的经济关系。我们高度赞赏中国决定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的举措,这被视作促进埃及对华出口的重要机遇。我们赞赏中国海关总署与埃及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处理和解决埃及对华出口相关问题的建设性合作。
在投资方面,中国目前是埃及第十大投资来源国。鉴于中埃战略伙伴关系的紧密和潜力,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国跻身埃及前五大投资来源国。
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在关键领域扩大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围绕电动汽车等汽车行业。埃及通过其国家汽车工业战略和投资者激励措施,展现了巨大潜力。措施包括在具有战略意义的东塞德汽车工业区(EAPZ)建立一个完整的汽车工业综合体。
我们还欢迎中国参与埃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和太阳能发电。埃及能源部门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变革,旨在实现能源安全、脱碳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更大依赖,并通过税收优惠、关税豁免等方式给予支持。
赴埃投资享受30%~50%的税收优惠
《21世纪》:埃及已经吸引了比亚迪等中国企业投资建厂。对于未来希望进入埃及市场的中国企业,你有何建议?
哈桑·哈提卜:需要明确的是,比亚迪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事实上,目前约有2854家中国企业在埃及开展业务,涉及玻璃纤维制造、家电、纺织、食品工业、动物饲料生产等战略行业。这一积极势头反映在中国对埃及的投资增长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在埃及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12.7亿美元。诸如海尔电器、安琪酵母、新希望、华为、OPPO、美的等中国领先企业,已经在埃及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为当地工业发展做出贡献,并创造了就业机会。
我强烈鼓励更多中国企业采取具体步骤进入埃及市场,特别是考虑到我们为改善投资环境而实施的广泛改革,具体包括结构性改革和税收政策改革、《投资法》的修订、许可证平台的统一、一站式服务的激活、综合投资地图的建立等。根据《投资法》,企业可根据项目所在地享受30%~50%的税收优惠。此外,涉及员工培训、研发的额外优惠高达35%。
我想再次强调,埃及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透明、高效、对投资者友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欢迎中国企业抓住机遇,成为埃及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合作伙伴,促进共同增长和繁荣。
《21世纪》:埃及会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政策优惠吗?
哈桑·哈提卜:如前所述,埃及高度重视与中国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为了确保有效协调,我们设立了一个由总理担任主席的部长级委员会,负责全方位监督双边合作。考虑到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我们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伙伴关系尤为重要。合作重点是推动工业和物流合作项目,促进中埃贸易与投资。
我们还采取了切实措施来支持中国企业,比如,在埃及投资设厂、开展业务,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此外,我们的《投资法》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这强化了本地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平等原则。
我们致力于加强投资合作,特别是依托“黄金许可证”(Golden License)这一战略项目的快速审批机制。海尔、美的等中国领先企业已从中受益,得以快速推进投资项目。与此同时,埃及正在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期撬动私人资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诚邀中国企业探索港口、物流、交通网络、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区等优先领域的合作机会。埃及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投资环境。
吸引在高价值领域的投资
《21世纪》:未来三年,埃及最希望吸引中国投资的三大领域是什么?
哈桑·哈提卜:事实上,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三个领域。埃及希望基于本国发展重点以及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在多个领域开展广泛、长期的投资合作。基础设施仍是合作的基石,特别是与机场、海港、铁路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加强互联互通和促进贸易至关重要。
除了基础设施,我们还致力于吸引中国在高价值领域进行投资,助力埃及提升工业能力和供应链。这些领域包括工程、电子、汽车制造、机械和设备、制药、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
我们还欢迎在建筑材料、研发中心、技术和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这些领域对实现可持续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进步至关重要。为此,埃及提供了有竞争力的激励措施。我们再次诚邀中国企业抓住机遇,成为推动两国共同繁荣的重要合作伙伴。